上篇引起关于里夫斯和拉塞尔牺牲的争议并非我本意。在我看来,牺牲与成长是辩证统一的:里夫斯这两年被迫担任主控,这使他脱离舒适区牺牲了短期数据表现,然而从长线看又是最终受益者,磨炼出更全面的自己,直至东契奇到来。
其实从去年至上半赛季,我多次表达过,很期待看到里夫斯摆脱一号位的束缚,以纯进攻手的身份展现实力。没想到,下半赛季湖人迎来了东契奇这位史诗级主控。于是小里交出了这份答卷,场均25+5+5,跻身180俱乐部成员,同时他在代理一号位的过程中也渐入佳境,如今能在两个位置之间游刃有余地切换。
从某种程度上讲,东契奇承担主控职责后,里夫斯反而回到了舒适区。真正向下兼容的其实是东契奇,毕竟以他在独行侠时的能力,本可以在场上掌控更多事务。但为了充分发挥三叉戟的进攻威力,他选择适当放权,做出妥协。
东契奇的放权同样是辩证的,表面上这使他的数据和使用率有所降低,但实际上对他的职业生涯长远发展更为有利:他在球场上的负荷大幅减轻,在湖人的比赛中,我们很少再看到他像在独行侠时期那样,因疲惫而捂着腿筋的画面。这是一种良性的向下兼容,与里夫斯和拉塞尔之间的相互牺牲有着本质区别。尽管里夫斯和拉塞尔在球场下是好友,但球场上真正理想的搭档关系,并非必须建立在其中一方牺牲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