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乔冠华归葬故乡盐城遭到拒绝,妻子章含之无奈之下找到一个人帮忙,此人在当时的环境下,不仅没有丝毫顾忌,反而还主动说道:放我这吧,我可以替他当守墓人! 乔冠华这辈子,真算得上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传奇。1913年,他出生在江苏盐城一户乡绅人家,小时候家里条件还行,读过私塾,后来上了盐城小学和淮美中学。那会儿他就不是个老实学生,组织过学潮,还被学校开除两次。1927年,14岁的他跑去北平,考进清华大学哲学系,脑子里装满了康德和黑格尔的想法。大学毕业后,他先去了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又转到德国图宾根大学拿了个博士学位。1936年回国,赶上抗日战争,他投身报业,写文章揭露日军侵略,后来到了重庆,跟周恩来他们一起干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乔冠华进了外交部,算是正式走上外交路子。1954年,他跟着去日内瓦会议,谈判桌上那叫一个硬气。1971年,他带队去联合国,帮中国恢复合法席位,那次发言后仰头一笑,成了“乔的笑”的经典画面。1974年,他当上外交部长,满世界跑,为中国争取了不少朋友。可惜晚年赶上政治风波,日子不好过。1983年,他因病去世,临终前跟妻子章含之交代,想葬回盐城老家。 1985年,章含之带着他的骨灰南下盐城,想完成他的遗愿。结果到了那儿,当地部门却说不行,理由是“历史原因”。具体啥原因,外人不好猜,但乔冠华晚年的争议估计脱不了干系。章含之没办法,只能另想办法。她想起重庆时候的老朋友李颢,这人跟乔冠华关系铁得很。她跑去苏州找李颢,把事儿一说,李颢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还主动提出把乔冠华葬在苏州,自己来守墓。这份情义,在那年头可不常见。 李颢是真够意思。他家在苏州,挑了吴县华侨公墓一块地,把乔冠华的骨灰安葬那儿。墓地靠着山,旁边有水,跟盐城隔江相望,算是个不错的归宿。章含之心里那块石头总算落地了。可这事儿还没完。到了1985年底,盐城那边态度变了,派人找章含之,说想把墓迁回去。章含之想了想,同意了,但要求苏州留个纪念墓。结果,乔冠华的骨灰最后还是回了盐城,苏州那边也留了个碑,两边都算有了交代。 乔冠华这人,一生功绩不少。从联合国大会到日内瓦会议,他给中国外交挣了脸。晚年虽然坎坷,但他的名字还是刻在了历史上。章含之呢,忙活了这么多年,2008年也去世了。她跟乔冠华的感情挺深,照片一直摆在家里。李颢这朋友,也让人佩服,那时候敢站出来帮忙,还自告奋勇守墓,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盐城拒绝乔冠华归葬这事儿,说白了跟晚年的政治风波脱不了干系。那几年,历史问题敏感,谁也不想惹麻烦。可后来盐城又改主意,估计是时间过了,风头没了,他的贡献也慢慢被想起。苏州的纪念墓留着,盐城的墓修好,两边都算圆满了。这段经历,折腾归折腾,最后也算给了乔冠华一个交代。 乔冠华的故事,不光是他个人的事儿,也反映了那时候的世道。他在外交上风光的时候,谁能想到死后连葬哪儿都这么费劲?李颢的仗义,章含之的坚持,都让人觉得,关键时候,还是得有真朋友。历史这东西,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翻过去一看,总有几个人、几件事,让人心里暖一下。
1985年乔冠华归葬故乡盐城遭到拒绝,妻子章含之无奈之下找到一个人帮忙,此人在当
无畏战士闯龙潭
2025-04-14 19:17:02
0
阅读:557
用户15xxx07
毛泽东主席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