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中统特务喝醉之后,拿出了一张照片对同事张一锋炫耀:“这个人是地下党,我们过两天就去抓他!”可特务不知道,张一锋也是地下党! 1947年的南京,一场酒局上,中统特务陈梦麟醉态毕露,得意地掏出一张照片,向同事张一锋炫耀说要抓捕地下党。可他万万没想到,坐在对面的张一锋,正是他要对付的地下党一员。 1947年的南京,局势紧张得像绷紧的弦。那时候,国共斗争进入白热化,国民党中统特务到处抓捕地下党,空气里都弥漫着不安。张一锋就是在这时候,带着共产党的使命,走进了敌人的心脏。他是南京本地人,从小在这座城市长大,家里条件不错,上过私塾,后来还读了大学,对南京的街头巷尾熟得不能再熟。党组织看中了他的背景和能力,决定派他潜伏到中统内部,摸清敌人的动向。 张一锋能混进中统,还得从他的老同学常云樵说起。常云樵是个中统特务,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把首都迁回南京,常云樵奉命组建第五区区党部。人手不够时,他想起了张一锋,觉得这个老朋友脑子活、人脉广,就拉他入伙。张一锋没敢擅自答应,把情况报给了南京市委情报部长卢伯明。卢伯明一听,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立马拍板让张一锋顺水推舟混进去。就这样,张一锋成了第五区党部的执行委员,正式开始了在敌人内部的潜伏生涯。 常云樵挺看重张一锋,不仅给了他实权,还送了他一栋气派的宅子。这宅子不简单,装潢讲究,地段也好,中统的人常来这儿聚会。张一锋却没被这表面风光迷住,他脑子转得快,觉得这地方虽危险,但也隐秘,干脆向卢伯明建议,把它改成地下党的联络站。卢伯明觉得这主意大胆但可行,就同意了。张一锋的妻子马常卿也是地下党,经验老到,她接手了这块工作。从此,这栋豪宅成了地下党传递情报、开会接头的地方。神奇的是,中统特务三天两头在这儿喝酒聊天,却从没怀疑过它的真实用途,联络站硬是安全运行了好几年。 张一锋在中统内部混得风生水起,他出手大方,性格豪爽,跟不少特务都称兄道弟。他有个习惯,喜欢请这些特务到家里喝酒,酒桌上气氛一热乎,他就趁机套话。那些特务喝多了,嘴上没把门,常常把一些机密抖出来。张一锋记性好,脑子清醒,每次都能把零散的信息拼凑成有用的情报,偷偷传给党组织。1947年的一天,他注意到中统特务陈梦麟有点反常,脸上挂着藏不住的得意。张一锋心里一咯噔,猜到可能有大事,赶紧约陈梦麟来家里喝酒,想探探底。 陈梦麟是个典型的特务,贪杯又爱显摆,知道张一锋家酒好菜足,二话不说就来了。那晚,他喝得晕乎乎的,忍不住向张一锋炫耀,说他们盯上了一个地下党,叫何馥麟,过两天就要动手抓人。何馥麟身份不简单,是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的总接话生,中统查出了他的地下党身份,但因为他在大使馆工作,抓捕得小心翼翼。陈梦麟他们跟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商量好了,计划在周五下午,从大使馆后门下手,由他带队。张一锋听完,心里翻江倒海,脸上却一点不显,假装附和着恭维了几句,把陈梦麟哄得更得意了。 陈梦麟走后,张一锋马上跟马常卿合计怎么办。家里没电台,平时靠卢伯明上门联系,正着急时,卢伯明恰好来了。张一锋赶紧把何馥麟的事说了,卢伯明当机立断,安排人通知何馥麟撤离。结果,周五那天,中统特务兴冲冲地去了大使馆后门,却扑了个空,气得直跳脚,可愣是没怀疑到张一锋头上。这次营救成功,全靠张一锋的冷静和机智,他硬是从陈梦麟的醉话里挖出了救命的情报。 张一锋的情报工作没停过,他从中统那儿弄来的消息越来越多,地下党好几次都靠这些情报化险为夷。不过,时间一长,中统内部也开始有人盯着他和马常卿,怀疑他们不简单。好在张一锋警觉性高,做事滴水不漏,总能及时调整策略,保住自己和联络站的安全。到了解放战争后期,南京眼看守不住了,张一锋接到命令,带着任务去了芜湖。他在那儿协助华东野战军,帮着解放了芜湖,立了不少功。 新中国成立后,张一锋没回南京,而是留在芜湖工作。他先后干过军管会秘书、市委常委,还在学校工委当过书记,忙得脚不沾地。马常卿也在芜湖市人民法院干了不少年,从书记员干到审判员,兢兢业业。他们两口子把地下工作的那股劲儿带到了新生活里,为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张一锋这辈子,算得上是个传奇。他没啥豪言壮语,就是凭着脑子和胆子,在敌人眼皮底下干成了大事。那时候,像他这样的人多得数不过来,都是默默扛起责任,才有了后来的胜利。 说到陈梦麟这些中统特务,他们干的事不光彩,抓人、害人,手上沾了不少血。陈梦麟那次醉酒失言,算是自掘坟墓,可他本人也没啥值得夸的,就是个被酒冲昏头的家伙。中统后来垮得快,跟他们内部这些人的德行脱不了干系。张一锋跟他们的区别,就在于信念和担当,一个是为了信仰拼命,一个是为了私利瞎忙活。
1947年,中统特务喝醉之后,拿出了一张照片对同事张一锋炫耀:“这个人是地下党,
纯情如雪
2025-04-14 17:44:13
0
阅读: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