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改变台湾称呼后,美国印太司令警告,大陆收台可能性增300%? 近日,特朗普搞了个大动作,在关税清单里把台湾标成"国家",明显是想拿台湾当筹码逼中国在贸易战中让步。 这招看着挺吓人,但实际上,完全是暴露了自己的底牌——特朗普根本不懂台湾问题在中国人心里的分量,更不知道,美国现在根本扛不起和中国硬碰硬的代价。 先说说特朗普的如意算盘。他向来喜欢用"极限施压"这招,比如之前对中国加征关税、逼台积电赴美建厂,都是想通过制造恐慌让对手让步。这次把台湾标成"国家",本质上是把台湾问题当成了贸易谈判的人质。他以为只要在关税清单上动点手脚,就能让中国在半导体、稀土等关键领域妥协。 但他显然低估了台湾问题在中国的敏感性——谁不知道,台湾本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被写进联合国决议的,更是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连日本、韩国这些盟友,都不敢公开支持"台独"。 这说明啥?说明台湾问题不是生意,而是中国的底线,更是14亿老百姓的决心,哪是你川普一个外人能左右的? 1995年李登辉访美引发台海危机时,中国直接在台海搞导弹演习,美军航母都得往后退。现在中国国力更强了,现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都直接警告美国:"别想在台湾问题上偷鸡,偷鸡不成蚀的可不止是一把米。"可以说,特朗普这招无异于火中取栗。 那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说白了,就是想给自己壮胆。特朗普这些年的贸易战已经让美国损失整整7800亿了,特斯拉苹果等实体经济巨头股票更是出现严重暴跌,大家对特朗普政府越来越不满,这显然是他不想看到的。为了连任,他需要制造"对华强硬"的人设,而印太司令部那帮鹰派也想借机捞军费。 但他们忘了,台湾问题不是纸牌屋的剧本,而是会引发核战争的火药桶。在这场火药桶中,美国根本不占优势! 是,美国现在的军费高得离谱,2025年预算近1万亿美元,但国债都36万亿美元了,每年产生的利息就得小10亿,相当于每天扔掉200万,哪经得起长期消耗?相比之下,中国军费增速虽然比美国低,但咱们是在家门口打仗,后勤补给方便,美军却要横跨太平洋,光运输成本就够喝一壶的。 从经济角度看,特朗普这招更是损人不利己。2024年中美贸易额6882.8亿美元,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美国对中国的农产品、飞机、芯片依赖度极高。特朗普对台湾加征32%关税,表面上是针对台湾,实际上是在打台积电的主意——他想逼台积电把更多产能转移到美国。 但这招对台湾来说根本没用,谁不知道,台积电已经与大陆达成了非常密切的经济联系,每年从大陆那赚走上千万。你美国加关税?没关系,我卖给自己家老板不就好了? 更搞笑的是,美国商界自己都不买账:亚马逊CEO警告说关税会导致物价飞涨,特斯拉马斯克直接跟特朗普顾问吵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美国农民更惨,2018年贸易战让他们损失了270亿美元,这次要是再打,估计得集体上街游行。 军事上,解放军的反应已经很明确了。2025年4月的"海峡雷霆-2025A"演习,山东舰航母编队直接开到台岛以东,战机、导弹、无人机全方位压制,模拟打击"台独"目标。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解放军现在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能突破任何反导系统,歼-20隐身战机让美军F-35都不敢轻易露头。 印太司令说"大陆收台可能性增300%",其实是在替美军找借口:他们心里清楚,真打起来,美军根本挡不住解放军的"区域拒止"体系。就像1996年台海危机时,美军航母只能在远处观望,现在解放军的反舰弹道导弹能把航母变成活靶子,美军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说到底,特朗普这招就是典型的"纸老虎"策略:表面张牙舞爪,实则外强中干。他以为用台湾问题能吓唬住中国,结果却暴露了美国的三大软肋:经济上依赖中国市场,军事上不敢硬碰硬,国际上孤立无援。当然,中国的反制措施也很明确:经济上对等加税,军事上持续演习,外交上争取支持。 这种情况下,美国所谓的"警告"不过是给自己壮胆的吆喝,真正的危机,其实在特朗普自己的后院烧着呢。
特朗普改变台湾称呼后,美国印太司令警告,大陆收台可能性增300%? 近日,特朗普
嬿娩绮梦长
2025-04-14 16:51:59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