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多少钱都不卖!”20世纪80年代,非洲一个非常寒酸的小岛主,拒绝了沙特王子给他的空白支票,然后潇洒地离去了。 夜色里,莫延岛的篝火噼啪响,布兰登盯着火光,拒绝了一张空白支票。1980年代的塞舌尔,海风咸得像盐,沙特王子站在沙滩上,西装笔挺,手里那张纸晃得刺眼。 布兰登摆摆手,踩着沙子回木屋,身后是勒内的笑声,像在嘲笑这荒唐的交易。可王子为何如此执着?这小岛,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莫延岛9.9公顷,藏在塞舌尔群岛的角落,1962年还是个无人问津的荒地。布兰登·格里姆肖,37岁,英国报社编辑,晒得黑瘦,站在岛边,脚陷在湿沙里。 他刚从坦桑尼亚辞职,厌倦了新闻,来到塞舌尔度假。果冻色的海水,椰树摇曳,他心动得像个孩子,冒出念头:买座岛,过自己的日子。 勒内,渔民的儿子,皮肤被太阳烤成古铜,带他淌水登岛。岛上没路,杂草高过膝盖,树丛里老鼠窜来窜去,空气闷得像蒸笼。布兰登却咧嘴笑了:“这地方,归我了。” 8000英镑,换来一片荒凉。他和勒内搭了个木屋,屋顶漏风,床是椰壳垫子。白天,他们拿砍刀开路,汗水混着泥,蚊子叮得满身包。 饿了,勒内潜水抓鱼,烤得焦香,布兰登吃得满嘴油,笑说比伦敦的牛排强。砍草修路花了半年,岛上多了条4公里的小径,弯弯曲曲,像条蛇。 他们发现两块墓碑,刻着“无名海盗”,布兰登摸着石头的裂纹,脑补起海盗藏宝的传说——可翻遍岛,没金子,只有鸟粪。 布兰登不甘心岛这么死气沉沉,他想起小时候看《鲁滨逊漂流记》,那岛上有羊有鸟,热闹得像个家。他和勒内扛着锄头,种下棕榈、芒果、木瓜,1.6万棵树,坑挖得手掌磨出血。 树苗长成林,果子坠满枝,岛像披了绿袍。布兰登还不满足,买来100多只阿尔达布拉巨龟,笨拙地爬过沙地,啃草的声音像老人在嚼槟榔。 他又引来白尾热带鸟,喂食喂到手酸,鸟窝从几窝变几百窝,晨昏的鸣叫震得耳朵嗡嗡响。莫延岛活了,成了热带丛林,游客稀奇,开发商也来了。 1980年代,塞舌尔旅游热,岛屿成了香饽饽。一天傍晚,沙特王子的游艇泊在莫延岛外,水手喊布兰登上船。王子递来支票,笑得像猎人:“随便填个数,这岛是我的。” 布兰登瞥一眼,推回去,鞋底沾满沙,转身走人。勒内在岸边烤鱼,抬头问咋回事,布兰登只说:“这岛不是钱能买的。” 几年后,又有个英国富豪出价5000万英镑,布兰登还是摇头,背着手去看他的龟。岛上的树越长越高,鸟越飞越多,他的心却像钉在沙滩上,动也不动。 可拒绝没那么简单,开发商眼红岛的潜力,游客踩乱小径,垃 圾扔得像雪片。布兰登急了,找勒内商量,决定把岛捐出去,但得有个条件:不能毁生态。 2008年,勒内去世,布兰登守着空荡的木屋,签下文件,把莫延岛交给塞舌尔政府,列为国家公园,每天限50人参观。 2012年,他病倒在岛上,闭眼前看了一眼海,嘴角挂着笑。墓碑立在椰树下,刻着:“莫延让他每天醒来都看到美景。” 莫延岛的保护,启发了塞舌尔生态旅游。1960年代,塞舌尔岛屿多遭砍伐,鸟类锐减至10余种。布兰登的努力,促成国家公园体系,2023年游客量达30万,生态游占半壁江山。 据《塞舌尔新闻》,莫延岛年均维护费约10万美元,靠门票和捐款,巨龟种群增至150只,鸟类超2000只。布兰登的故事,2024年被拍成纪录片《岛主》,提醒世人:自然无价,守护有偿。
“给多少钱都不卖!”20世纪80年代,非洲一个非常寒酸的小岛主,拒绝了沙特王子给
纯纯的宝宝
2025-04-14 16:38:17
0
阅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