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60岁,真正富养自己,不是整天懒散过日子,而是让晚年活得有品质、有尊严、有意义。 真正的富养,是从精神和生活质量上,做足功课。
01 坚持运动。 很多人一退休,就觉得可以彻底歇了。成天在家窝着,睡到日上三竿,吃饱了就看电视。 其实这样一来,整个人会迅速发胖、懒散,甚至身体素质直线下降。 到了60岁,真正能“富养”自己的,反而是保持一定量的运动。 不求多么高强度,但一定要坚持、规律、有节奏。 我楼下有个阿姨,退休后每天早上都去公园打太极。一打就是十多年,风雨无阻。 别看她60多岁了,腰板笔直,身体灵活。和那些成天宅在家里的老姐妹一比,简直是两个状态。 现实里,年纪越大,越不能把自己养成“沙发土豆”。 坚持运动,既能提高免疫力,又能让身体保持活力。 甭管是跑步、快走、太极还是广场舞,总之,一定要动起来!
02 学点新技能。 退休了,生活节奏慢下来,正是学点新东西的好时候。 很多人以为自己老了,脑子跟不上,不想学、不敢学。 其实,学新技能,能让大脑保持活跃,防止老年痴呆,还能拓展人脉,丰富生活。 我有个朋友的妈妈,60岁学会了用智能手机,还开通了社交账号,发发生活日常。 后来她觉得做视频挺有意思,又跟着年轻人学剪辑,现在粉丝还不少呢。 她自己也开心,说感觉自己跟上了时代,生活有趣多了。 现实里,学习是最好的脑保健。 年纪大了,反而更要主动去接触新知识、新技能。
03 保持圈子,社交不能断。 人过60,很多朋友散了,单位不去了,社交圈子也逐渐缩小。 但其实,保持社交,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如果彻底与外界断联,时间久了,很容易情绪低落,甚至抑郁。 所以说,老朋友多联系,新朋友也要交。 我认识一个大爷,退休后主动加入社区合唱团,每周聚一次。 唱唱歌,聊聊天,偶尔还一起组织活动。 别看年纪大了,可人家活得特精神,心态特好。 其实,人是社会性动物,就算老了,也不能成天窝在家里自闭。 可以多参加社区活动、老年大学、兴趣班,哪怕就是去跳广场舞,也比一个人待着强。
04 保持兴趣,热爱生活。 有些人一退休,就觉得人生进入了“没事干”的状态。 其实,有兴趣的人,晚年生活才会精彩纷呈。 哪怕是养花种草、下棋钓鱼、做手工艺,都能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有了兴趣爱好,日子不至于枯燥,还能给生活增加很多小确幸。 我认识的一个阿姨,退休后迷上了书法,天天在家练字。 后来字练好了,还去参加老年书法比赛,拿了不少奖。 兴趣,是老年生活的调味剂。 有了自己的小爱好,生活有奔头,心情也舒畅。 每天醒来,想着今天又能做喜欢的事儿,这才是真正的富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