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数下破100大关
原因沫文认为有一下几点:
一、贸易战升级引发美国经济衰退担忧
1,出口受阻与增长放缓:
对中国加征关税可能招致中方对等反制(如对美国农产品、制造业加税),直接打击美国出口企业。若市场预期美国经济增长将因贸易摩擦放缓,投资者可能提前抛售美元资产,导致美元贬值。
2,企业盈利受损:
依赖中国供应链或市场的美国跨国公司(如苹果、特斯拉)利润可能下滑,拖累美股表现,触发资本流出美国市场,美元需求下降。
二、通胀压力与美联储政策矛盾
输入性通胀加剧:
关税推高进口商品价格,短期内可能推升美国通胀。若美联储被迫加速加息抑制通胀,高利率环境将抑制消费与投资,加剧经济硬着陆风险,削弱美元长期吸引力。
政策不确定性:
若市场认为美联储在“抑制通胀”与“避免衰退”间陷入两难,货币政策路径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美元被抛售。
三、全球资本转向非美资产
避险需求分化:
传统上,地缘风险或贸易冲突会推高美元作为避险资产的需求。但若市场认为美国自身是冲突源头,且经济受损更严重,资金可能转向其他避险货币(如日元、瑞郎)或黄金,而非美元。
欧元区相对优势:
若贸易战对欧洲经济冲击较小,或欧央行维持紧缩政策,欧元可能走强。由于欧元在美元指数中占比近58%,其升值会直接压低美元指数。
四、去美元化与人民币国际化加速
中国反制措施:
中方可能通过抛售美债、推动本币结算等方式反制,减少国际市场美元需求。若其他国家效仿,美元储备地位削弱,长期压制美元指数。
多边贸易体系调整:
若更多国家绕过美元结算(如使用人民币、欧元),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下降,直接影响其汇率。
五、市场情绪与技术面因素
投机性做空:
若投资者预期美元将因贸易战持续走弱,可能加大做空美元的头寸,形成自我实现的贬值循环。
技术破位触发止损:
美元指数若跌破关键支撑位(如100),可能引发程序化交易和止损盘,加剧短期暴跌。
历史参照与差异
2018-2019年贸易战期间:美元指数并未暴跌,反而因美国经济相对强劲和美联储加息而维持高位。但若2025年情境中美国经济已显疲态(如高债务、低增长),叠加关税冲击,市场反应可能截然不同。
总而言之,美元指数暴跌反映市场对“美国经济受损 > 避险需求”的权衡,核心逻辑在于:
1. 关税战直接威胁美国增长前景,削弱美元资产吸引力;
2. 其他货币(欧元、避险货币)相对走强;
3. 去美元化措施与政策不确定性加速资本撤离。
此情境下,美元指数下行是多重利空叠加的结果,而非单一因素驱动。 财经观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