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2个日寇喝酒归来,摇摇晃晃走到威海南大桥大石硼处。突然,从拐角位置走出1个人来,迅速掏枪射击。2名日寇还在唱歌,背后便响起了枪声,直接一命呜呼了,第2天首级被挂在了城墙上。 在那个乱糟糟的年代,毕云明心里那火是越烧越旺,瞅见师兄弟被杀,他发誓得让鬼子血债血还。进了队伍,他整天揣着把小手枪,跟个夜猫子似的在夜里头藏着,专找那些落单的鬼子。有一天晚上,俩鬼子小兵喝得跟泥鳅似的,从兵营晃荡出来,想去酒馆找乐子。毕云明听到风声,早早地就在南大桥大石硼那儿候着了。等到大半夜,俩鬼子哼着小曲儿晃悠回来。刚一转角,毕云明就从巷子里窜出来,手枪“砰砰”两枪,俩鬼子直接趴下了。他接着掏出匕首,把俩鬼子的脑袋给摘了,趁着夜黑风高,把人头挂到了城墙上,让大伙儿瞧瞧,这就是惹咱们的下场!两年后,毕云明这家伙又搞了个大动作。一小撮鬼子进村找茬,仨鬼子还分散着来。毕云明呢,就在墩前村村南猫着,瞅准机会就开始收拾他们。他先捡了块大石头,砰的一下,把一鬼子的脑袋当成了西瓜。接着,又掏出匕首,嗖的一下,给另一个鬼子来了个开喉表演。最后那个鬼子一看,吓得腿都软了,赶紧举手投降。可这家伙不老实,趁毕云明不注意,撒腿就跑。毕云明那能放过他,追了好几十步,抄起根树枝,咔嚓一下,结束了他的鬼子生涯。从这以后,毕云明在战场上那是越战越勇,杀得鬼子屁滚尿流,给老百姓出了不少恶气。 可惜啊,英雄命短,1942年反鬼子扫荡的时候,毕云明壮烈牺牲了,才二十七岁。乡亲们心疼得不行,把他埋在了沟于家村庙后面。等新中国成立了,大家又把他挪到了天福山陵园。现在,毕云明的大英雄魂儿就在那儿安息呢,等着后人去瞅瞅,缅怀缅怀。
1938年,2个日寇喝酒归来,摇摇晃晃走到威海南大桥大石硼处。突然,从拐角位置走
寒露微凉晨曦
2025-04-14 12:30:35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