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多国加征关税美国关税战已祸乱全球当特朗普政府将关税大棒挥向全球时,其“美国优先”的口号已沦为经济霸凌的遮羞布。从美股单日蒸发3.1万亿美元的资本市场巨震,到全球贸易萎缩1%的系统性风险,这场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本质是一场以美元霸权为赌注的政治赌博,最终将把美国推向孤立主义的深渊。
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建立在贸易自由与金融稳定的基石上,但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正在亲手摧毁这一基础。美国对中国加征145%关税的同时,却在深夜豁免苹果、英伟达等科技巨头的供应链,这种“选择性保护主义”暴露出政策的虚伪性。当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至4.45%,投资者用脚投票的结果是美元储备占比从2001年的72%降至58%,各国加速抛售美债的背后,是对美元信用的集体质疑。
更危险的是,美国滥用关税武器化经济优势,迫使全球加速“去美元化”。中国与巴西、印度推动本币结算,人民币跨境支付份额升至7.5%;俄罗斯对华液化天然气80%以人民币计价。这种趋势一旦形成,美元的“过度特权”将彻底终结,美国通过美元转嫁危机的能力将大幅削弱。
特朗普政府对WTO多边机制的践踏,正在瓦解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经济秩序。美国单方面宣布“对等关税”,导致WTO争端解决机制瘫痪,迫使中国通过临时仲裁机制维权。这种单边主义催生了“阵营化”对抗:半导体产业链分裂为“美欧日”“中国”“东南亚”三大阵营,新能源市场形成三大闭环,全球贸易成本激增30%。
历史的教训殷鉴不远。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将美国平均关税提升至52%,引发全球贸易萎缩66%,最终导致大萧条与二战。如今,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已接近这一水平,而报复性措施正在显现:中国对美农产品加征84%关税,欧盟对美汽车征收25%反制税率,全球贸易额预计减少1.2万亿美元。这种“以邻为壑”的政策,正在将世界拖入“滞胀式衰退”的泥潭。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未能实现制造业回流,反而加剧了美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已降至10.8%,而关税导致的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使美国家庭年均支出增加4700美元。弗吉尼亚州玩具店店主艾米·卢瑟福的困境并非孤例:沃尔玛的iPhone滞销,可口可乐因铝罐成本上涨盈利堪忧,低收入群体被迫将25%的收入用于购买中国制造的日用品。
政治极化为这种经济困境火上浇油。特朗普将关税作为政治工具,迎合民粹主义的同时,使美国陷入“滞胀式衰退”。共和党内部的分裂公开化,前副总统彭斯批评关税是“和平时期最大规模加税”,而普通民众的恐慌情绪蔓延:74岁的克里斯蒂娜·蒙托亚开始囤积罐头食品,担心养老金无法应对通胀。这种社会矛盾的激化,正在动摇美国政治体制的稳定性。
当白宫在深夜豁免电子产品关税时,它不仅承认了政策的失败,更暴露了其对现代经济规律的无知。历史终将证明,封闭与对抗从来不是繁荣的答案,合作与共赢才是全球化时代的生存之道。而那些试图用关税筑起“经济长城”的人,最终只会让美国在孤立中走向衰落。正如桥水基金创始人达里奥所言:“我们正站在全球货币、政治与地缘秩序三重崩塌的转折点。”这场关税闹剧的代价,将由全体人类共同承担。外媒问哪来的自信幻想中国人会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