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有多喜欢道光这个孙子呢? 乾隆,1711年出生,名叫弘历,是雍正的第四子,康熙的孙子。他小时候就备受康熙青睐,接受了严格的儒家教育,学识渊博,骑射功夫也不差。1735年登基后,他把清朝推向了繁荣顶峰,六次南巡、征战四方,文治武功都让人佩服。可惜,他的嫡子早早去世,给他留下遗憾。虽然后来退位当了太上皇,但他到1799年去世前,手里一直攥着实权。乾隆是个强势的人,喜欢事事亲力亲为,对继承人要求极高,尤其看重嫡系血脉的延续。 道光,1782年出生,名叫绵宁,是嘉庆的嫡长子,母亲是喜塔腊氏。他打小在紫禁城长大,接受的教育一点不含糊,儒家经典读得滚瓜烂熟,弓马骑射也练得有模有样。作为嫡孙,他在乾隆晚年成了关注的焦点。道光从小就聪明伶俐,性格沉稳,十岁时就敢在狩猎场上露一手,赢得了乾隆的满堂彩。他的成长环境充满皇室规矩,但也少不了祖父的特别关照,这让他早早背上了未来的责任。 嘉庆,1760年出生,名叫永琰,是乾隆的庶子。他在乾隆的众多儿子中不算最出挑,但为人稳重,能力也不差。1796年接了皇位,可实际上乾隆退而不休,朝政大事还得听老爹的。嘉庆夹在强势的父亲和备受宠爱的儿子道光之间,日子并不好过。他努力维持帝国的稳定,平定了白莲教起义,但总觉得少了点乾隆时代的气势。嘉庆对道光的教育很用心,可乾隆对道光的偏爱,多少让他有点不是滋味。 乾隆对道光的喜欢,从一件狩猎小事就能看出来。1791年,十岁的道光跟着乾隆去热河打猎,一箭射中了鹿。这事让乾隆乐开了花,因为他自己十二岁才射了头熊。乾隆当着众人的面夸道光比自己小时候还厉害,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要知道,乾隆是个好面子的人,能让他公开承认孙子强,说明道光真入了他的眼。这次狩猎成了道光小时候的高光时刻,也让乾隆对这个嫡孙多了几分期待。 到了1796年,乾隆退位当了太上皇,但他没闲着,隔三差五就叫上嘉庆和道光一起吃饭。每次聚会,乾隆都爱问问道光的学业,关心他练没练箭术,还送了他一把玉柄弓。这可不是一般的礼物,乾隆是想让道光继承满族的尚武传统。道光每次表现好点,比如背诗背得溜,乾隆就笑得合不拢嘴,旁边的嘉庆只能陪着笑。乾隆这么喜欢道光,不光因为他是孙子,更因为他是嫡孙。乾隆的嫡子都去世了,嘉庆是庶子,论血脉正统,总是差了点。道光就不一样了,他是正儿八经的嫡系,乾隆看他就像看到了自己理想中的接班人。 可乾隆的喜欢也不是没底线。他对道光要求挺严,学业、武艺样样得过关。有一次,乾隆让道光跟老学者辩论《论语》,道光应对得体,乾隆才满意地点了头。他这么做,既是疼爱,也是考察,想看看道光能不能担大任。乾隆毕竟当了六十年皇帝,太懂得皇位的份量。他希望道光有本事,但也不想让他太早沾权力,所以总是保持点距离。这种喜欢,既有爷孙情,也有政治算计。 乾隆的偏爱还带来了点小麻烦。嘉庆当皇帝时,乾隆老盯着道光,弄得嘉庆有点尴尬。比如有次宫廷宴会,道光念了首诗,乾隆拍手叫好,嘉庆只能跟着点头,可谁都看得出气氛有点怪。乾隆这么做,可能是想激励道光,但无形中让嘉庆觉得自己被比下去了。嘉庆不是小心眼的人,可谁摊上这么个强势的老爹,都会觉得有点压抑。 乾隆1799年去世,留下了一堆功绩和一堆问题。嘉庆终于能自己当家作主,可帝国已经不像乾隆时代那么风光了。腐败、财政吃紧、白莲教闹事,嘉庆忙得焦头烂额。他努力当个好皇帝,可总觉得少了点父亲的威势。嘉庆对道光管教很严,想让他多学点治国的本事,但乾隆留下的影子还在,道光身上多少带着点祖父的烙印。 1820年,嘉庆去世,道光接了皇位。那年他38岁,肩上的担子可不轻。清朝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国库空虚,腐败没刹住,外头还有鸦片流进来。道光从小受乾隆影响,喜欢省钱,登基后穿的袍子都打补丁,宫里开销也砍了不少。可光省钱解决不了大问题。1839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人带着大炮来了。道光派林则徐禁烟,决心挺硬,可清军装备落后,仗打得一塌糊涂。1842年,《南京条约》签了,香港割了出去,五个港口也开了。道光气得不行,可也没办法,时代变了,清朝的威风再也找不回来。 道光在位三十年,算是兢兢业业,但成效不大。他想学乾隆的治国路子,可世道不同了,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太平天国起义的苗头也在他晚年冒了出来,差点把清朝掀翻。道光还经历了丧子之痛,他的长子早逝,打击不小。1850年,道光去世,皇位传给了四子咸丰。他的统治没让清朝起死回生,但也为后来的改革攒了点基础。
乾隆有多喜欢道光这个孙子呢? 乾隆,1711年出生,名叫弘历,是雍正的第四子,康
瑶光映心曲
2025-04-14 00:41:37
0
阅读:255
用户85xxx10
从小受乾隆影响,喜欢省钱。我勒个去
梦霞山人
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