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贾玲给师父冯巩打电话:师父,我正在拍一部电影,想让你来客串一下,一句台词,15个字,我给你片酬30W,你看行吗? 2019年深秋的一个午后,北京一间工作室内,贾玲正坐在桌前,紧张地审阅电影《你好,李焕英》的剧本。窗外的落叶轻轻飘落,室内却气氛紧张。 为了将这个故事搬上大银幕,她倾注了全部心血。这部电影源于她对已故母亲李焕英的深切怀念,是她艺术生涯的又一次挑战。 电影制作的每一个细节都牵动着贾玲的神经,而此时,她的脑海中浮现了一个重要的身影——她的师父冯巩。 贾玲的艺术之路,离不开冯巩的点拨和扶持。出生在湖北襄阳的贾玲,从小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中长大。 父亲身体不好,家中的经济来源主要靠母亲李焕英的微薄收入。尽管生活清苦,母亲仍坚持支持贾玲和姐姐贾丹的学业。 姐姐为了让贾玲追求梦想,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学业,拼命打工为她筹集学费。然而,贾玲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 就在她考上中央戏剧学院的第二年,母亲因意外离世,家庭的顶梁柱轰然倒塌。这段经历成了贾玲心中永远的痛,也为她后来的艺术创作埋下了情感的种子。 毕业后,贾玲在演艺圈艰难求生。她住过阴暗潮湿的地下室,为了生计不惜接下低廉的演出。就在这最困难的时刻,冯巩伸出了援手。 这位喜剧界的泰斗看中了贾玲的天赋,不仅将她收入门下,还为她提供演出机会。冯巩不仅是她的师父,更是她人生中的引路人。 通过师父的引荐,贾玲得以登上更大的舞台,逐步在相声和喜剧界崭露头角。 在筹备《你好,李焕英》的过程中,贾玲脑海中不断回忆起过往的点滴。她知道,这部电影是献给母亲的一封情书,但她也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致敬她人生中所有重要的亲人和朋友。而冯巩作为她的师父,自然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于是,贾玲拨通了冯巩的电话:“师父,我正在拍一部电影,想让您来客串一下,就一句台词,15个字,我给您片酬30万,您看行吗?” 电话那头的冯巩听后,先是开玩笑地说道:“小贾啊,你这是把我当摇钱树了?”两人一阵笑声后,冯巩的语气突然变得郑重:“小贾,这部电影对你意义重大吧?没问题,我一定来。至于片酬,那就算了,咱师徒情意更重要。” 听到这番话,贾玲感动得红了眼眶。她知道,师父对她的帮助从来不是为了利益,而是希望她能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几周后,冯巩如约来到片场。他客串的角色是一个工厂的“工友代表”,拍摄地点设在一间充满年代感的厂房中。 剧组为了还原八十年代的环境,精心搭建了工厂车间,陈旧的机器设备、斑驳的墙面,以及工人们的服饰,无一不透着那个年代的气息。 当冯巩站在片场,用他那熟悉的声音说出那句“亲爱的工友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时,现场的所有人都忍不住鼓掌。 这句台词不仅让人捧腹大笑,更唤起了观众对冯巩经典作品的回忆。那一刻,贾玲心中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你好,李焕英》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贾玲人生经历的投影。为了拍摄这部电影,贾玲与创作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从剧本创作到历史场景还原,每一个细节都极为用心。她查阅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照片,走访当年的工人,力求让电影充满真实感。 甚至电影中的道具——厂房里的旧式电话、墙上的标语——都经过细致挑选,以还原那个时代的温暖和质朴。 不仅如此,在演员选角方面,贾玲选择了多年合作的好友张小斐饰演年轻的李焕英。她知道,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故事的人,才能把角色演绎得更加生动。 与此同时,她为筹集电影资金,四处奔波,与投资方反复洽谈,终于为电影赢得了足够的支持。 拍摄完《你好,李焕英》后,贾玲并没有止步于此。为了她的新作《热辣滚烫》,贾玲甚至减重了100斤。这不仅仅是体重的变化,更是她对生活态度的一种重新诠释。 她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告诉观众:“人生只有一次,我们必须勇敢地面对生活,活出自己。” 贾玲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你好,李焕英》上映后大获成功,成为现象级的票房冠军,也让她跻身“全球最高票房女导演”之列。而冯巩的那句经典台词,也成为电影中令人津津乐道的亮点之一。 冯巩的无私参与,展现了老一辈艺术家对喜剧传承的支持和包容。 作为一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冯巩在自己逐渐淡出舞台的同时,将更多的关注放在了年轻一代的成长上。他的支持不仅让电影增添了光彩,也让贾玲感受到了深厚的师徒情谊。 贾玲在后来的采访中多次提到师父:“师父不仅教会了我表演,更教会了我如何在艰难中坚持梦想。没有师父的支持,就没有今天的我。” 《你好,李焕英》是一部充满情感与力量的电影,而冯巩与贾玲的师徒情谊则为这部电影增添了一份温暖的底色。
一次,贾玲给师父冯巩打电话:师父,我正在拍一部电影,想让你来客串一下,一句台词,
阿风聊一聊
2025-04-13 23:08:53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