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47岁的陈菊梅,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切掉阑尾,摘掉扁桃体,拔光满口牙齿。她说:;我要把身体上所有能引发炎症、影响我肝病研究的器官全部清除! 1972年,那会儿咱们中国正处在个“不平凡”的年代,医院里缺医少药,肝病就跟闹着玩似的,到处“溜达”,成了大伙儿健康的头号敌人。陈菊梅大夫,那可是医学界的一股清流,她心里头明镜似的,知道自己在这“国家大事,咱也有份”的年代得干啥。就像鲁迅大爷说的:“甭管多远的地儿,多少人,都跟咱有关系。”她啊,把自个儿的命运跟国家绑一块儿了。 这一年,陈菊梅大夫47岁了,她干了一件让大伙儿眼镜跌碎的事儿:阑尾没了,扁桃体飞了,连满嘴的牙都“退休”了。她跟医护人员那叫一个斩钉截铁:“凡是能让我发炎、耽误我研究肝病的零件,都得撤!”医护人员想拦着,可人家态度硬气得很:“我这当大夫的,哪能光顾着自己?我有的是时间耗,可那些肝病患者呢?他们耗得起吗?” 这可不是她脑袋一热就拍板的。二十多年前,新中国刚起步,肝病研究那叫一个“原生态”。年轻的陈菊梅一拍大腿,决定去苏联深造,回来就在解放军302医院的传染科安营扎寨了。从陕北黄龙那山沟沟到北京的高级实验室,她整天忙得跟陀螺似的,白天在帐篷诊所里给乡亲们看病,晚上还得下田干活,听农民大哥大姐们拉家常。每一次看病,每一笔记录,都是她研究路上的“金砖银瓦”。为了快点搞定研究,她豁出去了,用自己的身子骨当试验田,硬扛那些让人头皮发麻的痛苦。家里人一头雾水,只能暗地里心疼得直咬牙,而她呢,乐呵呵的,一点怨言都没有。就这样,她领着团队一路狂奔,愣是把咱们国家的肝炎死亡率从85%拽到了38%,给成千上万的患者送去了生命的春天。 到了2021年,这位大神陈菊梅走了,走的时候还把遗体捐给了医学研究。一辈子不追求那些虚名浮利,到死都心心念念着医学。她这一辈子,算是把医生的责任和担当给演绎得淋漓尽致了,也提醒咱们:啥叫真正的牛掰?就是把自个儿的命和别人的命紧紧绑一块儿!
1972年,47岁的陈菊梅,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切掉阑尾,摘掉扁桃体,拔光满口牙
明哲与明史
2025-04-13 22:40:09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