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一代文豪胡适竟被人用一句话给“活活气死”!当时胡适正在一场酒会中致辞,在他之后发言的李济说了一段话,胡适就心脏病突发倒地身亡。 胡适和李济这两位中国近代学术界的巨擘,有着相似却又不同的人生轨迹,他们早年因共同的朋友丁文江而相识,在学术研究和社会运动中多有交集。 上世纪30年代,胡适对李济的考古研究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不仅在精神上鼓励,还帮助争取了研究经费,两人还共同参与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为民主事业贡献力量。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两人的分歧逐渐显现,1948年他们在武汉大学共事时,性格差异开始凸显,胡适更为开明包容注重实用价值,李济则专注于传统文化研究态度较为保守,这种差异在他们后来在台湾"中央研究院"共事时进一步加深。 李济的处事方式逐渐让胡适感到不快,特别是在处理杨树人事件时,两人的矛盾达到了顶点,胡适认为李济处理问题过于极端,不懂得换位思考,这种积累的不满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1962年2月24日的那场学术聚会,原本应该是一个庆祝科研成果的欢乐时刻,胡适满怀激情地介绍了自己引以为傲的学生们,赞扬他们在科学领域的贡献,然而李济随后的发言却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胡适的热情。 李济指出台湾科学发展的落后现状,批评即使经过多年培养,设备仍需进口,人才还要靠国外培养,甚至不如邻国日本,这番言论在现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深深刺痛了胡适的心。 胡适情绪激动地反驳李济,认为他的言论过于偏激,破坏了聚会的良好氛围,就在胡适激动发言时,他突然面色苍白向后倒去,后脑勺撞在桌角上,现场一片混乱,尽管立即采取了急救措施但为时已晚。 胡适被紧急送往医院,但医生宣布他因心脏病突发已经离世,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惊了整个学术界。 深夜噩耗传到胡适家中,他的妻子江冬秀强忍悲痛,在整理遗物时意外发现了胡适留下的遗书,更令人心碎的是他们得知小儿子胡思杜早在5年前就已去世,而胡适一直被蒙在鼓里。 胡适的突然离世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有人认为李济的言论是导致胡适情绪激动、进而引发心脏病的直接原因,然而这种观点可能过于简单化了,实际上胡适的离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长期的工作压力、身体状况的衰退,以及学术观点的激烈碰撞。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下次看到更加精彩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支持。 (信息来源:2011-06-16时代周报——胡适猝死之谜)
1965年,胡适去世3年。胡适的情人韦莲司,故意给遗孀江冬秀,寄去满满一大包东西
【18评论】【53点赞】
用户18xxx27
还能怎么看?死了就死了呗
该读书时别放猪
王朗的下场!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