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在战场之上,士兵的第二生命就是手中的钢枪。但印度军队却显然并不关心这样的“第二生命”。 当加勒万河谷的中国边防部队已经列装了最新型的191式步枪之时,反观对面的印军,他们所用的武器,却能让全世界“笑掉大牙”。这也难怪,比起中国军队整齐划一、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印度军队的枪支弹药,却像超市那般,主打的就是一个“琳琅满目”。 从苏联进口而来的老旧AK,再到瑞士生产的SIG 716 G2步枪,从阿联酋而来,具有浓厚阿拉伯血统的CAR 816,再到以色列制造的TAR-21。 印度靠着所谓的“钞能力外挂”一路在国际军火市场上血拼扫货,也不顾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主打的就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硬生生将自己买成了世界第四大军火买家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军队变成了“万国牌武器博览会”。 就连早就应该被送进博物馆的英制“李-恩菲尔德”步枪,也在印度军队中重新上岗,不知道是印军太过于怀旧,还是太过于尊老爱幼,抑或是他们想要借着这位“老爷子”的威名,强势进军古董收藏市场。 **这哪是武装部队,简直是军火收藏家搞行为艺术。** 你永远猜不到印度士兵下一场演习会掏出什么古董——可能刚放下二战时期的栓动步枪,转身就扛起瑞士产的精密步枪。这种混搭风放在时尚界或许能火,但在战场上纯属找死。别的不说,光是子弹口径就能把后勤部门逼疯。AK用7.62×39mm,SIG 716打7.62×51mm,CAR 816又换5.56×45mm,士兵们打完仗捡子弹都得先带把游标卡尺。 **万国牌武器的本质,是工业体系瘸腿的遮羞布。** 印度军工搞了半个多世纪“自研”,结果INSAS步枪在克什米尔冰川能冻成烧火棍,阿琼坦克出厂即过时,光辉战斗机还没量产就被歼-20甩出代差。买买买当然爽快,但买不来军工自主权。以色列卖TAR-21时贴心地配了说明书,可没教你怎么在恒河边的作坊里手搓配件。等到战事吃紧国际禁运,这些“八国联军”装备分分钟变废铁。 **更魔幻的是印军的“缝补匠”精神。** 李-恩菲尔德步枪在博物馆里当展品都嫌占地方,印度硬是翻新出21世纪版本。老枪配新瞄具,木托改塑料托,活脱脱给百岁老人穿AJ鞋跳街舞。这种操作看着挺有创意,实则暴露致命短板——连基础枪械迭代都搞不定,现代战争还指望他们玩信息化?当解放军用191式步枪的智能瞄具锁定目标时,印军狙击手可能还在用老花眼估算风速。 **买装备像集邮,打仗可不是搞收藏。** 瑞士SIG步枪精度再高,到了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手里都能装错瞄具;阿联酋CAR 816号称沙漠杀手,放在喜马拉雅山地直接患上“高原反应”。没有成体系的装备规划,没有自主保障能力,再先进的单兵武器也是摆设。更别提那些七拼八凑的装备带来的训练混乱——今天练瑞士枪法,明天学以色列战术,后天复习英国百年射击手册,士兵们没成全能兵王,先被练成四不像。 **钞票堆不出战斗力,这话印度军方死活不信。** 每年豪掷百亿美元军购,买回来的却是互相掐架的武器系统:以色列无人机和俄罗斯防空雷达数据不互通,法国阵风战机的导弹和国产光辉战机完全不兼容。隔壁中国军工埋头搞出全套“北斗+5G+智能弹药”体系时,印度还在为步枪子弹统一规格扯皮。真要爆发高强度冲突,这些花架子装备怕是连三天都撑不住。 最讽刺的是,印度民间军迷比军方更有清醒认知。社交媒体上早有人吐槽:“我们买的不是武器,是军火商的年终奖。”“当中国士兵给191式步枪升级模块化组件时,我们的士兵在给李-恩菲尔德步枪上润滑油——别误会,不是保养,是防止它散架。”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美国想不想打中国?你一点都不用怀疑,他是真的想!就目前这个局面来说,如果美国觉得
【4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