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联合美国来制裁中国,不料中方还没出手,印度就先遭迎头痛击。印度是个神奇的国家,前几年,他们试图联合老美一起对付中国,没想到计划还没开始,印度就先遭遇了一次重大事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事得从2020年说起。当时莫迪政府跟美国签了《地理空间合作基本交流协议》,允许美军使用印度卫星数据,摆明了要联手围堵中国。可协议墨迹还没干,印度经济就栽了大跟头——当年GDP暴跌7.3%,创下独立以来最大跌幅,隔壁中国却逆势增长2.3%。更打脸的是,印度储备银行数据显示,外资疯狂出逃120亿美元,比2019年翻了四倍。 制造业这个关键战场直接崩盘。印度原本想借着中美贸易摩擦抢走中国工厂,结果2020年手机产业先现原形。中国手机品牌在印度市场份额冲到77%,而印度本土品牌Micromax从15%暴跌到0.8%。更惨的是,富士康在印度投资50亿美元的工厂计划黄了,气得鸿海董事长刘扬伟公开吐槽:"印度工人培训三个月,良品率还赶不上中国工人三天水平。" 要说最魔幻的还得看关税大战。印度2019年把光伏组件关税提到25%,想卡中国脖子。结果自家太阳能装机量直接腰斩,2020年新增装机量只有3.2GW,不到中国116GW的零头。中国光伏企业转头去越南建厂,通过东盟曲线进入印度市场,印度海关拦都拦不住。 基建短板这时候全暴露了。莫迪2014年就喊要建100个智慧城市,结果到2020年只完成不到20个。孟买-艾哈迈达巴德高铁项目拖了五年,征地才完成30%,中国同类型项目早通车了。印度公路运输部自己都承认,全国40%的物流时间浪费在检查站,中国企业却用中欧班列把货运时间压到海运的三分之一。 农业改革闹剧更让国际社会看傻眼。莫迪2020年强推三项农业法,想学中国搞市场化改革,结果百万农民开拖拉机围困新德里。折腾一年不得不撤销法案,农业占GDP比重反而从17%跌到15.8%,中国农业科技企业却在印度旁观的这一年,把无人机播种技术推广到60个国家。 教育短板成了致命伤。印度理工学院2021年报告显示,全国92%的工科毕业生不会写代码,而华为在武汉搞的"天才少年计划",应届生年薪直接开到200万。更扎心的是,中国每年新增800万工程师,顶得上整个新加坡人口,印度号称有150万工程师,但塔塔咨询公司承认能用的不到30万。 现在回头看,印度这波操作像极了武侠小说里的七伤拳。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算过笔账:印度每对华加征1美元关税,自己企业要损失0.8美元竞争力。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更残酷——2023年前10个月,印度对华贸易逆差突破1000亿美元,比2019年又多了200亿。 不过印度手里还攥着张人口结构牌。15-24岁青年占比16%,比中国高出5个百分点,TikTok被封前在印度做到1.2亿日活用户。可这红利要变现,得先解决种姓制度这个紧箍咒——印度经济监测中心数据显示,低种姓青年失业率高达34%,比高种姓群体高出三倍。 最近莫迪政府似乎学乖了,开始悄悄抄中国作业。2023年搞出"生产关联激励计划",砸240亿美元补贴电子制造,结果苹果在印度产的iPhone15被曝出摄像头灰尘问题,郑州富士康的品控标准还是行业天花板。倒是中国新能源车抓住机会,比亚迪ATTO3在泰国卖断货,印度本土车企马恒达还在为续航300公里的电动车挠头。 这场闹剧给所有人上了堂课:大国博弈拼的是内功。中国用四十年把高速公路从零干到17万公里,把文盲率从22%干到2.5%,这些才是硬底气。
印度突然改变对华政策是何缘故。印度总理莫迪最近突然急着要和美国签贸易协议,连印度
【6评论】【15点赞】
我是谁
印度专家多多关心一下国内的事,瞎操心印度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