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共5辆,中国就占3辆?2021年,中国做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花24

花开富贵坊 2025-04-13 19:59:26

全球共5辆,中国就占3辆?2021 年,中国做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花 2400 万,买芬兰最贵云梯消防车,网友辣评:“明明中国是制造大国,为何还要这样做?” 这事确实有点意思,毕竟咱们国家现在连火箭航母都能造,怎么连个消防车都要进口呢? 先说这辆消防车到底贵在哪儿。芬兰博浪涛公司造的这款车,云梯能升到101米高,差不多三十多层楼。 现在国内大城市里百米以上的高楼遍地都是,普通消防车最高只能到七十米,遇上高层火灾真够不着。这车用的等离子焊接技术,梯子升到顶还能稳当得很,不会晃悠,这对救人灭火特别关键。全球总共就五辆,中国买了三辆,说明咱们确实有硬需求。 有人可能要问,中国制造业这么厉害,为啥不自己造?其实国内消防车产业起步挺早,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在苏联帮助下建厂了。 改革开放后汽车工业发展快,普通车辆制造没问题,但消防车这种特种装备对技术要求高。发动机得劲大,液压系统要精密,底盘得够稳,这些关键技术咱们还在追赶。就像应急管理部去年发的报告里说的,特种消防装备研发存在"卡脖子"问题,得靠引进消化再创新。 买进口设备可不光是图省事。消防这行当最要紧的就是人命关天,关键时刻设备掉链子可不行。 北京消防局去年演练时用过这车,101米云梯五分钟就能完全展开,还能同时搭载四名救援人员。这种可靠性不是随便哪个厂子都能做到的。要说两千四百万贵不贵?想想这车能救下整栋楼的人,这钱花得值。 不过买归买,咱们自己也没闲着。三一重工去年就推出了90米云梯车,中联重科的新车型用了碳纤维材料减重。 山东临沂有家专做消防车的厂子,他们研发的智能灭火系统能通过热成像自动找火源。虽然现在和世界顶尖水平还有差距,但进步速度肉眼可见。工信部去年发布的《应急救援装备发展规划》里明确提出,要重点突破百米级云梯车关键技术。 这里头还有个产业布局的问题。国家资源有限,像航空工业这种涉及国防安全的领域肯定优先发展。歼-20、C919这些大项目带动的产业链条长,相比之下消防车属于细分市场。 但细分不等于不重要,现在各地政府都在加大消防投入。比如深圳去年就更新了全市三分之一的消防设备,采购清单里国产车占比明显提高。 说到这儿得提个醒,不能光看硬件。消防救援是系统工程,设备再先进也得配合训练有素的人员。 上海消防总队前年搞过联合演练,进口云梯车和国产设备混编使用,结果发现操作流程、维护保养这些软件配套同样重要。现在国内消防员培训都在引进德国、日本的课程,设备操作手册都要重新编订。 就像高铁技术当初也是先买再改,现在都成中国名片了。 应急管理部消防科研所的专家说过,他们正在对进口云梯车进行逆向工程研究,重点突破液压控制系统和材料工艺。听说重庆大学有个团队在研究用无人机配合云梯车作业,这要是成了又能开创新模式。 普通老百姓可能觉得消防车离自己生活远,其实关系大着呢。现在住高层的越来越多,谁家楼下要是有辆百米云梯车,心里肯定踏实不少。 北京国贸、上海陆家嘴这些超高层建筑群,没有高端消防设备根本不敢想象。去年长沙电信大厦火灾,要不是新买的78米国产云梯车及时赶到,损失还得更大。 说到底,制造业发展得一步步来。不能因为某个领域暂时落后就妄自菲薄,也不能因为有了进步就骄傲自满。买进口设备不丢人,关键是要把钱花在刀刃上,把技术学到手。 就像十年前咱们盾构机全靠进口,现在国产盾构机都卖到欧洲去了。消防车这个行当,说不定哪天也能来个弯道超车。 眼下最实际的做法可能是两条腿走路。急需用的高端设备该买还得买,同时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像三一、徐工这些大企业都有专门的消防车事业部,政府也在税收、用地等方面给支持。听说有些地方搞"首台套"保险,企业研发新产品万一不成功,保险公司给赔钱,这就解除了后顾之忧。 这事也给咱们提了个醒:制造业升级不能光盯着大项目,细分领域的技术突破同样重要。就像手机芯片被卡脖子,消防车关键部件受制于人也是一个道理。 现在国家搞"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就是要把这些细分领域的短板补上。浙江有家做消防车水泵的企业,去年拿了国家级"小巨人"称号,他们的产品已经能替代进口了。 回过头来看,花两千四百万买消防车这事不算稀奇。比起某些国家买豪车游艇,咱们这可是实打实的民生投入。再说了,现在买的三辆说不定就是未来国产云梯车的"师傅"。等哪天国产百米云梯车下线了,这三辆进口车还能当活教材,给后来人讲讲当年是怎么从零起步的。 制造业发展就像跑马拉松,不能计较一时快慢。关键是要找准方向、踏实前进。现在咱们在消防车领域虽然还要买部分设备,但自主研发的势头已经起来了。 再过个五年十年,说不定中国造的云梯车也能出口到芬兰去,那才叫真本事呢。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关于【全球“最高消防车”在山东上岗:送人到30层楼只需9分钟】的报道

0 阅读:1008

评论列表

庄周梦蝶

庄周梦蝶

21
2025-04-14 17:49

不是国内做不了,而是特种设备市场太小,做这个投资大见效慢。如果说这个战略重器凭现有技术估计最多三年就会拖出量产

马上云爸爸 回复 04-14 18:11
市场太小,养活不了厂家,一个城市也就百八十台消防车,全国加起来撑起10万台,10年才更换一次,还不如一个汽车厂百万产能

花开富贵坊

花开富贵坊

感谢各位的关注与支持,期待与您共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