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1987年,一浙江男子在工地上受伤,丧失了性功能,不久后妻子就失踪了,他疯狂寻找14年,却发现了令他惊讶的一幕。 1987年的冬天特别冷。浙江省某村医院的走廊里,陈同发正在焦急地等待。十四年了,他做梦都没想到,会在这样的场合再次见到自己的妻子王英。一个小时前,村里的李大爷气喘吁吁地跑到他家,说王英正在医院等他过去签字。 这个消息对陈同发来说,就像一声惊雷。他放下手中的农具,连衣服都顾不上换,就往医院赶。一路上,陈同发的脑子里乱成一团。十四年,整整十四年过去了,王英怎么就突然出现在医院了? 站在医院走廊里的陈同发,双手不停地搓着,既是因为天冷,也是因为紧张。他望着走廊尽头的病房,脚步却迈不动。在这一刻,十四年来的寻找经历,像放电影一样在他脑海中闪过。 从1987年王英失踪那天起,陈同发就没有放弃过寻找。每年王英的生日,他都会带着儿子去村口等。儿子从七岁等到二十一岁,从懵懂无知到渐渐明白事理。村口的那棵老槐树,见证了父子俩年复一年的等待。起初,陈同发会在那里一站就是一整天,后来时间越来越短,但这个习惯一直保持着。 有段时间,村里人都劝他别再找了,说王英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但陈同发不信,他跑遍了周边的乡镇,打听过所有可能的线索。村里的老人都说,从没见过一个男人能这样执着地找妻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陈同发的黑发开始染上了白霜。儿子也在这期间长大成人,成了村里有名的能干小伙。每当看到儿子,陈同发就会想起王英年轻时的模样。那时的她,总是穿着蓝布褂子,在村头巷尾忙活。 现在,经过了十四年的寻找,王英就在医院的病房里。陈同发深吸一口气,推开了病房的门。刺眼的白光中,他看到一张熟悉又陌生的脸。那是王英,但又不完全是他记忆中的王英。岁月的痕迹刻在她的脸上,曾经明亮的眼睛也失去了光彩。 病房里很安静,只有仪器发出的滴滴声。医生拿着病历本走过来,简单说明了情况:王英得了重病,需要做手术,按规定需要家属签字。陈同发站在那里,一时不知该说什么。他看着病床上的王英,想问的话太多,却一句也说不出口。 这一刻,陈同发觉得特别讽刺。十四年来,他走遍千山万水去寻找,可王英竟一直就在邻村龚某家里。如果不是这场病,他们可能永远都不会再相见。窗外的寒风吹进来,陈同发却感觉不到冷,因为他的心已经比寒风更冷。 站在病房里,陈同发的思绪不由得回到了从前。他和王英的故事,要从1980年代初说起。那时候的农村,红白喜事都少不了媒婆来回奔走。可陈同发却早已看中了同村的王英,两人从小一起在村里长大,王英温柔贤惠的性格,正合了陈家人的心意。 两家都是务农人家,世代交好,这门亲事很快就定了下来。1984年春天,陈同发和王英办了婚事。新婚后的日子虽然清贫,但两人过得和和美美。第二年,他们就添了一个大胖小子,全村人都替他们高兴。 日子虽然清苦,但陈同发从不让王英过于劳累。他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干活,农闲时还到镇上的工地打零工。那时的建筑工地上,安全设施都很简陋,工人们也不太注意防护。1987年那个夏天,陈同发在工地上干活时,因为安全绳的问题出了事故。 那天,陈同发爬上了几层楼高的脚手架。虽然系了安全绳,但绳子的系法并不规范。他一个失足,整个人就悬在了空中。安全绳虽然救了他的命,但因为下坠的冲击力,绳子勒住了他的下身,造成了无法治愈的伤害。 事故后,陈同发通过法律途径,向工地讨要了一笔赔偿。可这笔钱并不能弥补他失去的东西。那段时间,他几乎足不出户,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王英没有嫌弃他,反而一直在他身边照顾他,劝他振作起来。 然而,好景不长。村里开始传出一些闲言碎语。邻村的龚某,开始时常出现在他们家附近。这个龚某,家里有个智障的妻子,一直没有孩子。起初,王英对龚某的纠缠总是避而远之,但龚某却越来越大胆。 村里人渐渐发现了不对劲。有人看见王英和龚某在田间小路上说话,也有人看见他们在集市上遇见。好心的邻居们想提醒陈同发,但他那时候还沉浸在对妻子的信任中,根本听不进去。 直到有一天,陈同发提前回家,发现王英不在家。他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却怎么也找不到人。那天之后,王英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也没有出现过。 十四年里,陈同发跑遍了方圆百里的村镇,打听过所有可能的消息。他不知道的是,王英一直藏在龚某家里。龚某的妻子性情暴躁,常常打人,村里人都不愿意去他家,这反而成了他们的保护伞。 如今,真相终于水落石出。王英当年是和龚某商量好的,故意装作失踪。她躲在龚某家,一躲就是十四年。要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重病,这个秘密可能永远都不会被揭开。 陈同发站在病床前,看着眼前这个曾经朝夕相处的人,却感到无比陌生。他默默地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然后转身离开了病房。从这一刻起,他决定和过去做个了断。这十四年的寻找,终究成了一场徒劳。
“谁娶谁倒霉!”2024年,湖南男子月薪8000,偷偷给父母了300元让买菜,妻
【12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