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虽然确定了永存毛主席遗体,但有个问题没有解决,按照中国人思维,坟墓要建造在偏僻安静、有树有水,鸟语花香的地方,那么纪念堂建在哪里最合适呢? 毛主席是我国最伟大领袖之一,领导人们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带领着无产阶级建立了新中国。 然而人有生老病死,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去世,享年83岁。 一时间全国上下陷入一片悲痛,很多人都无法接受毛主席去世的消息。 与此同时中央政治局也连夜召开会议,商讨如何处理毛主席的身后事,考虑到实际情况,刚开始政治局打算对遗体进行15天的保护,供人民群众膜拜瞻仰。 可没想到,在追悼会现场人们情绪激动,还有群众在地上长跪不起,在国务院总理华国锋等人的主导下,最终决定将毛主席的遗体永久保存下来。 这一举动不仅仅是对毛主席个人的尊重,同样也是对历史的尊重,可以方便群众时刻缅怀和瞻仰毛主席的真容。 华国锋的提议很快就通过中央政治局会议,按照当前的技术,完全可以将毛主席的遗体永久珍藏,可问题是应该把纪念堂建在哪里? 按照中国人的思维和习俗,大部分的陵墓都建在偏僻的地方,而且景色优美,纵观历史,很多帝王将相也是如此。 可毛主席一生追求公平,最反对帝王式的封建主义,经过多次思考和讨论,最终决定将纪念堂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正阳门之间。 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天安门是中国人民政治活动的中心,大型活动基本上都在此地举办,具有十分强烈的政治因素。 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就在这里升起,所以将纪念堂建在这里,足以彰显毛主席在革命中作出的伟大功绩,以及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其次天安门广场人流量大,交通便利,将纪念堂设立在此地,方便人们进行瞻仰和膜拜。 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因为天安门广场的施工条件比较便利,地域宽阔,而且身处繁华地段,当时毛主席已经去世,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快将纪念堂修好,所以天安门广场是不二选择。 天安门广场除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外,还有人民大会堂,国家历史博物馆等重要的大型建筑,毛主席纪念堂建在此地,可以相互之间形成整体。 整个区域看起来就像是气势磅礴的建筑群,以此来彰显我国的国家形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中央领导人的大力支持下,毛主席纪念堂成为一项政治任务,并于1977年9月9日建成落地并对外开放。 纪念堂占地五万七千多平方米,共两层,地上一层和地下一层,这其中许多主体结构运用了花岗岩和汉白玉,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而且朝向很讲究,大门朝北开设,体现对毛主席的深刻怀念,也寓意着在党的领导下,人们不断前进的方向。 如果你站在天安门城楼向下看,可以看出纪念堂和周围的建筑群形成协调一致的整体。 所以将毛主席纪念堂定在天安门广场,不仅仅是政治因素,更是考虑到实际情况,这一决定也得到了全体中国人以及政治局常委的同意。 从建成至今,纪念堂已经接纳了2.4亿人次,光是国外的首脑就有将近200人,足以看出毛主席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如今毛主席纪念堂依旧矗立在天安门广场,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到现场亲睹毛主席的尊容。
1976年,虽然确定了永存毛主席遗体,但有个问题没有解决,按照中国人思维,坟墓要
桃花林里时光
2025-04-13 16:06:13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