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男子酒后请代驾,对方启动不了车,男子便上前示范给对方看,结果被对方举报。最后,男子赔偿了代驾1.9万元,驾驶资格证也被吊销,五年内无法重考。 据九派新闻4月12日报道,柯先生当天晚上去陪朋友吃饭,喝了很多酒。他非常后悔,早知道自己就不开车来了,但现在怎么办呢? 于是他赶紧下单,让代驾来送自己回家。因为酒喝得比较多,身体已经产生了不舒服状态,人也显得比较焦虑。 李勇赶紧来到目的地,接到了柯先生,并且接过车钥匙,准备启动送对方回家。 可是柯先生的车怎么这么难搞呀?怎么都启动不了?李勇使尽了浑身解数,也无法将车发动。 本来就醉酒了,心情就不好,结果又看到代驾把车子启动不了,柯先生心中更加烦躁。 他一边在旁边教,一边又粗鲁地批评起李勇:“怎么什么都不会,还来当代驾!” 李勇知道对方喝了酒,所以不想和对方计较。但是柯先生看到李勇怎么教都不会,更是来气了,便开始语言攻击,说了很多难听的话。 李勇之前帮别人开车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毕竟每个人的车况不一样,操作的顺畅度也不一样。但是别人都是好好地指导,就是这位柯先生口出狂言,让人听到后刺耳。 所以李勇后来也开始回怼柯先生,结果双方就发生了肢体冲突。柯先生觉得:“我花钱请你来,你还敢回嘴!”而李勇却觉得:“我是工作,我又不低人一等,你为什么这样说我?” 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两人互相拉扯了起来。最后,柯先生借着酒劲一把就将李勇拉下了车,并且自己坐上了驾驶室,示范给对方看。 李勇此时哪里有心思去看怎么开呀?直接一个电话就举报了柯先生。而柯先生看到代驾打电话后也是傻眼了,眼睛都瞪得像铜铃。 可是怎么办呢?自己稍微清醒后才发现犯大错了,这下可真的玩大了。 不一会儿,民警来了,为柯先生测试了酒精,发现这可是醉驾。 事实摆在面前,人证物证俱在,最后直接吊销了柯先生的驾驶证,并且不准他在五年内重考。 柯先生郁闷之极,可能当时打自己的心都有。可是还没有完,代驾坚称柯先生还打了自己、辱骂了自己,要求对方赔偿。 最后柯先生也认识到错误,同意代驾的请求,主动赔偿了1.9万元。 网友们看到这个结果后,真的是大吃一惊,这到底谁对谁错呢?在大家的认知当中,真的说不清楚。 柯先生嫌代驾最起码的启动都不会,进行语言侮辱、动作粗暴确实不对,但是可能在那种情况下,只要是车主都会感到很郁闷,语言上肯定会有一些牢骚吧? 另外,代驾不会,车主去示范,这种情况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吗?即使车主行驶了两米,就这样的小距离也要处罚吗? 后来民警才解释,柯先生已经属于醉驾,移动车都会负刑事责任,但就是鉴于只动了两米,并且又是在停车场,才没有追究他的刑事责任。 虽然刑事责任不追究,但吊销驾驶资格证和五年内不能重考的处罚必须执行。 不过,网友们还是觉得,代驾李勇也有错呀,柯先生后续的举动和他无法启动车子有关。他作为一位代驾,最起码的专业知识都没有,怎么还要求对方赔钱?还要举报对方呢?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是否也该受到相应的处罚?要不然以后谁还敢请代驾呢?
1、柯先生酒后只是在停车场挪车两米,为何会被吊销驾照且五年内不得重考?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其中认定醉酒驾驶的标准是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 。 经检测柯先生达到醉酒标准,只要其在醉酒状态下启动车辆并发生位移,即便只有两米,也构成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所以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虽然因情节轻微未被追究刑事责任,但吊销驾照和禁考的行政处罚是必不可少的。 2、代驾李勇无法启动车辆,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代驾因无法启动车辆需承担责任。但从服务合同角度,如果代驾平台与客户之间存在服务协议,协议中对代驾服务内容和标准有规定,若代驾违反相关约定,可能需承担违约责任。 从专业角度,代驾应具备启动常见车辆的能力,若因自身技能不足无法启动车辆,虽不涉及法律责任,但可能不符合服务要求。不过这通常属于民事合同纠纷范畴,主要依据双方约定和行业惯例判断责任。 3、代驾李勇举报柯先生酒驾,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 公民有举报违法犯罪行为的权利和义务。在道路交通安全领域,对于醉酒驾驶这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任何人发现都可向公安机关举报,这是受法律鼓励和保护的。 李勇举报柯先生醉驾行为本身是合法的,也是对公共安全负责的体现。虽然两人之前有冲突,但不能因冲突的存在就否定举报行为的正当性。法律鼓励对醉驾这种严重违法行为的监督和举报,以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秩序。
对于这件事,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