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潇洒辞职的她,现在后悔了吗?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每一个打工人的脑海里,都还清晰地保存着那封干净利落的辞职信和那抹潇洒转身的倩影,仿佛一切都像昨天。 然而,时光就是个怪东西,每一天的无聊工作很难熬,但每一年的时光又如同飞逝。转眼,距离顾少强老师辞职走红,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 这10年间,顾少强开客栈,结婚生子,定居。 客观来讲,这样的生活并不比曾经旱涝保收的体制内鲜亮,因此,很多人都暗自揣摩,顾老师肯定肠子都悔青了。 完全能够想象,根据社会心理学规律——态度紧跟行为,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推断大众的反应。 当初顾老师辞职,大众是羡慕嫉妒的。羡慕嫉妒的原因就是自己或是有太多心酸的理由或是没有足够的魄力而不能离开让人腻烦的工作岗位。 没有辞职的人,大脑会自动给自己生成选择的理由,于是,顾老师后悔了、离婚了、负债了、客栈关门了等谣言甚嚣尘上。 大脑总是那么“贴心”,会替我们的所作所为找到充分的理由。一项著名的调查显示,即使是那些违法犯罪者,也很少有人会真心认为他们错了。 按照主观想象,我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做出不明智的选择后,必定会后悔终生。 现实往往反直觉,一旦行动后,就可以毫不费力地生成行动的理由,很少会后悔。 据此推断,不管顾老师现在的状况多么不符合世俗的预期,但她应该不后悔。 真实情况也与推测完美吻合。 近日,在接受采访时,顾老师坦言,遗憾会有,但一直没有后悔过当初的选择。 就像当初马云说的,“我们往往是后悔没做过什么,而不是后悔做过什么。” 所以,人的本性如此,但凡做了,很少后悔! 有些人天生对刺激有严苛的需求,一旦步入循规蹈矩,他们就会陷入无聊的泥沼。这样的人,不确定性才有助于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潜力。 有些人天生对刺激不敏感,两点一线也可以活得有滋有味。 最糟糕的是剩下的人,既不甘于现在的无趣,又害怕承担不可预知的风险。 于是,每天都夹在两股力量之间,任凭它们不断撕扯。 事实上,做任何选择都比夹在中间不做选择强。 如果厌倦了现在的生活,那多半是因为你一直让内心漂浮在空中。沉下心来,钻到每一个按部就班的缝隙中,你会发现,同样存在让人惊喜的“世外桃源”。 如果你害怕风险,谁不害怕呢?几乎每一个成功,都是脖子一路抵着剑尖造就的。退一万步来讲,即使头破血流后一无所有,那至少有一样收益是雷打不动的——你用了同一张生命“电影票”观看了不同的“电影”。 糟糕的不是做了“不明智”的选择,而是卡在中间不做选择。 坐下来和走出去都可以通往繁花似锦,唯有卡在中间才会一路荒漠。
同事感慨道:“人呐,就得可劲儿折腾!我有个亲戚,上班攒了八十来万,接着辞职开鲜菜
【5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