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9年乾隆驾崩,在靠山薨逝15天后,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在家中绝望自尽。嘉庆帝在和珅家中抄没八亿两白银,为大清朝十年的税收。但此前,被乾隆视为心腹的和珅,曾得一封御赐的保命诏书,这封诏书为何没能救下和珅的性命呢? 1799年2月的一个夜晚,北京城某处阴森的监狱里,曾经权倾朝野的和珅如今已是阶下囚。监狱中没有灯火,四周漆黑一片,阴冷潮湿的墙壁上渗出水珠,耗子和蟑螂在地上四处爬行。对这位曾经养尊处优的权臣来说,这样的环境简直如同地狱。 就在不久前,和珅听到了一个令他毛骨悚然的消息——嘉庆皇帝打算将他凌迟处死。这种酷刑会将人身上的肉一片片割下,直至死亡,是最为残忍的刑罚之一。 绝望中,和珅忽然想起四年前"千叟宴"上乾隆皇帝对他说过的一句话:"可惜你不是我儿子,否则……"这句话让和珅确信自己在乾隆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更重要的是,他想起乾隆曾赐给他一个"保命诏书",并叮嘱他在生死关头可以打开。 "诏书!保命诏书!"和珅的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他急切地要求见嘉庆皇帝,希望能够依靠这道诏书保住性命。 然而嘉庆对此十分不屑,认为和珅只是临死前的垂死挣扎。为了让和珅死心,嘉庆让人将乾隆的遗诏拿给他看。和珅满怀期待地打开诏书,却只见上面写着三个字:"留全尸"。这三个字如同一把利剑,刺穿了和珅最后的希望,顿时泪流满面。 其实在乾隆驾崩的当夜,嘉庆就已经开始了针对和珅的行动。他命令和珅留在宫中为乾隆守灵,并下令"不得任自出人",有效切断了和珅与外界的联系。随后,嘉庆的行动迅速而有序:初四,以和珅部下将领玩忽职守为由解除了他的军机处大臣职务;初五,引导大臣上奏弹劾和珅,将他革职;接着又以贪污腐败的罪名抄没他的家产并将他逮捕入狱。 最初,众多大臣纷纷上奏要求将和珅凌迟处死,嘉庆皇帝本也有此意。但是和珅的儿子娶了嘉庆的妹妹和孝公主为妻。和孝公主得知此事后,哭哭啼啼地跑到宫中,跪在嘉庆面前求情,恳请哥哥能够给和珅留个全尸。嘉庆不忍拒绝自小深受父皇宠爱的妹妹,加上乾隆遗诏中确实有"留全尸"的字样,最终决定只让和珅在狱中自尽,而非凌迟处死。 1799年2月,在乾隆驾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曾经叱咤风云的和珅在监狱中自尽身亡,结束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谁能想到,这位被载入史册的中国历史上最大贪官,早年却是一位勤奋好学、才华横溢的少年?和珅出生于满族八旗王族,原本家境不错,但十岁那年父母双亡,导致家道中落。他和弟弟被迫寄养在亲戚家中,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正是这段艰难的童年经历,让和珅深知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命运。在皇家贵族学校里,当其他贵族子弟整日吃喝玩乐时,和珅和弟弟却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他们勤学不辍,学习满文、藏文、蒙文、汉文、四书五经、书法、绘画、骑射等各种技能,很快就在学业上脱颖而出。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著名诗人袁枚来学校拜访和珅的老师吴省兰。吴省兰向袁枚抱怨学生不勤奋,只有和珅兄弟例外。袁枚见到和珅后,被这位眉清目秀、谈吐不凡的少年深深吸引,甚至为他写了一首诗。这首诗引起了尚书英廉的注意,他将和珅请到家中,对其才华赞赏有加,最终向乾隆推荐和珅做了三等侍卫,开启了他的仕途。 和珅的真正崛起源于一个关键时刻。一天,一名犯人逃跑,乾隆皇帝勃然大怒,引用《论语》内容表达情感。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接话,只有和珅立即接上了下一句。乾隆惊喜之余,破格将他提升为一等侍卫。 和珅的语言天赋也为他赢得了乾隆的重用。乾隆四十五年,六世达赖喇嘛送来一封用藏文写的信,朝中无人能读。乾隆想起和珅精通多种语言,命他前往避暑山庄翻译。和珅不负所望,顺利完成任务,乾隆大喜,将建造喇嘛庙的重任交给他全权负责。 除了才学过人,和珅还极擅长察言观色。在处理李侍尧贪污案时,他敏锐地发现李侍尧贪污的大部分钱财都已进贡给乾隆,若处死李侍尧,就会断了皇帝的财路。于是在众人要求严惩李侍尧时,只有和珅请求缓办,正中乾隆心意。 随着乾隆年事渐高,和珅的权力达到巅峰。乾隆晚年听力视力严重退化,将奏章副本交给和珅处理。和珅采取"只报喜不报忧"的策略,还成为了乾隆的"嘴替",他所说的话便相当于皇帝所说的。在众大臣眼中,和珅成了"第二个皇帝"。 权力带来的不仅是威望,还有财富。和珅经商天赋异禀,投资开设煤矿、低价收购大量土地后出租、开设当铺和银号。据统计,仅北京就有35处出租屋约1001.5间房间,每年能赚取1268两3钱银子。此外,他在检查各地贡品时,也会暗中侵吞不少珍贵物品。 24年时间里,和珅积累了惊人的八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朝十年的财政收入,甚至超过法国路易十四私产的40倍。民间流传着"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顺口溜,讽刺嘉庆帝铲除和珅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
1799年乾隆驾崩,在靠山薨逝15天后,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在家中绝望自尽
熹然说历史
2025-04-12 20:23:27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