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在中国出生并接受了中国的教育,但即使美国再乱我也决不会回到中国去。”这是

沙滩留下脚印 2025-04-12 20:09:14

“虽然我在中国出生并接受了中国的教育,但即使美国再乱我也决不会回到中国去。”这是尹希,一名公费留学生,物理天才,也是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华裔教授,在面对媒体时表达的观点。 2016年春天,哈佛大学校园里的樱花正盛开。校园一角,一名东方面孔的年轻教授正接受着记者的采访。他就是当时33岁的尹希,哈佛大学物理学系助理教授,也是该校最年轻的华裔教授之一。 "为什么加入美籍?还打算为培育你的国家效力吗?"面对记者直接的提问,尹希沉默片刻后给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回答:"我现在是在哈佛学习国内没有的科学技术,如果将来我回国,我会带一个科研团队回来为国效力。" 这番话一经传回国内,立刻掀起轩然大波。很多人无法接受这位曾经的"神童"、祖国精心培养的天才,竟然选择了留在美国并入籍美国。 哈佛大学为了留住这位天才,甚至打破了300多年来"本校博士不能在本校继续读博士后"的传统。这在哈佛的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也从侧面证明了尹希学术能力的卓越。随后在2008年,年仅24岁的尹希就担任了哈佛大学物理学系助理教授,成为当时年纪最小的博士后。 在学术之外,尹希还展现出了不为人知的一面。在一次马拉松长跑比赛中,编号538的尹希忍着膝盖旧伤的疼痛,坚持跑完了全程。"我是马拉松健将。"面对记者采访,他幽默风趣地回答,展现出与严谨学者形象截然不同的一面。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或许正是支撑他学术生涯的重要品质。 时间倒回几年前,尹希曾受邀回到母校中国科技大学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面对即将登上讲台的紧张,他提前一周就开始精心准备,不仅整理了大量专业资料,还将自己多年的学习经验总结成厚厚一本,希望能帮助中科大的学子们。 当天的课堂上,黑板很快被各种复杂的方程式和图案填满。课后,学生们纷纷围住他,询问成功的秘诀。尹希微笑着回答:"认真对待一件事,全力以赴。"这句话成为了他的座右铭,也一直激励着他前进。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曾经让国人无比骄傲的天才,最终选择了留在美国并加入美国国籍。这一决定在国内引发了广泛争议,很多人无法理解他的选择。特别是当他表示"即使美国再乱也决不会回到中国去"时,更是让许多曾经支持他的国人感到心寒。 1983年,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迎来了一个男婴的诞生,他就是尹希。没人能预料到,这个普通的婴儿会在短短几年内展现出远超常人的天赋,更没人能想到,他未来的人生选择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 尹希的与众不同很早就显现出来。5岁时,他便表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幼儿园的老师们经常看到他独自一人坐在角落,认真阅读着远超同龄人理解能力的书籍。与其他孩子不同,小尹希对玩耍几乎没有兴趣,他的世界似乎只有书本。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母亲发现他居然在看自己大学时期的微积分课本,这让她既惊讶又担忧。 "他在上课时不认真听讲,还做着初中的物理题,偶尔还会旷课。"小学老师曾这样向尹希的母亲反映。尽管如此,他的成绩依然保持在班级第一名,这让他成为了同学眼中的"异类"。 1993年,年仅九岁半的尹希凭借自己惊人的智力考入了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实验班。即使在这个聚集了各路天才的班级里,尹希的数学和物理成绩依然让人瞠目结舌。有一次,数学老师在课上讲解了一道世纪难题,并总结出了11种解题方法,但尹希却一个字都没有记下。 "你为什么不做笔记?"母亲生气地责问。 "我都记在脑子里了,为什么还要再写下来。"尹希的回答让母亲哑口无言。 1996年,12岁的尹希提前一年参加高考,以572分的优异成绩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成为该校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学生。媒体争相报道这位"神童",尹希一时成为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也成为了国家重点培养的对象。 在中科大的日子里,尹希展现出了超越学术的一面。他积极参加游泳、跑步等活动,性格活泼开朗,与比自己年龄大的同学相处融洽。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每年都获得奖学金,是老师们眼中的优秀学生。 大学毕业前,尹希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重大抉择:是留在国内深造,还是出国留学?尽管中科大提供了丰厚的奖学金希望留住他,但他最终决定出国深造,并表示希望学成后回国为祖国做贡献。 2001年,17岁的尹希被哈佛大学录取,获得了两万多美元的全额奖学金。离开时,父母和导师都到机场送行,大家满怀期待他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然而命运的转折在2006年到来。获得哈佛博士学位后,尹希没有选择回国,而是留在哈佛继续深造。随后,他在美国结婚生子,生活逐渐稳定下来。当中科大试图通过他的父母劝说他回国任职时,尹希给出的回答是"等读完博士后"。

0 阅读:0
沙滩留下脚印

沙滩留下脚印

爱家人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