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美真的开战,中国还能否再次打败美国?看俄罗斯专家怎么说。要是老美再来犯,我

东南亚岛民 2025-04-12 15:27:14

如果中美真的开战,中国还能否再次打败美国?看俄罗斯专家怎么说。要是老美再来犯,我们还能不能复刻一遍抗美援朝时的辉煌,将美国击退呢?有人说很难,但也有人给出了相反的答案,那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呢?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安德烈·卡尔波夫在《独立报》撰文指出,如今的中国已不是1950年那个用"人海战术"硬扛美军的国家,但现代战争规则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核威慑、太空战、网络战这些新维度,让单纯比较航母数量变得毫无意义。   抗美援朝时的辉煌确实难以复制。1950年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时,中国钢铁产量仅够造6万口铁锅,美军一个师就有149辆坦克。如今情况倒转:中国年造军舰吨位超整个北约总和,055大驱的112个垂发单元比美军伯克级多30%,更别说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这种打破平衡的利器。但现代战争拼的是体系,就像俄罗斯在乌克兰发现的真理——再多的坦克也架不住星链卫星+海马斯火箭炮+AI目标识别的组合拳。   俄罗斯军事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谢尔盖·卢贾宁提供了一组关键数据:中国目前在轨卫星数量已达541颗,虽然不及美国的2944颗,但专门用于军事侦察的"遥感三十号"系列组网速度惊人。更可怕的是深圳大疆的民用无人机产能,仅2023年就生产了全球75%的旋翼无人机,这些挂着炸弹改装就能上战场的"小东西",乌克兰战场已经验证过其杀伤力。   经济绞杀可能比导弹更致命。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中美贸易额6644亿美元中,机电产品占54.3%,包括苹果手机、特斯拉零件和波音客机尾翼。美国商务部悄悄算过账:若断绝芯片供应,中国军工确实会受影响,但纽约证券交易所45%的科技股将瞬间失去最大市场。这种"相互保证经济毁灭"的局面,比冷战时期的核平衡更让决策者头疼。   俄罗斯专家特别提醒注意"战场主场优势"。美军要跨过太平洋作战,最近的前进基地关岛距中国海岸也有3000公里,而东风-26导弹射程恰好覆盖这个距离。对比当年朝鲜战场,美军仁川登陆点距中朝边境不过400公里,如今这个安全距离被拉大到7倍以上。更微妙的是南海人工岛礁——永暑礁上的雷达站与海南陵水基地形成三角监测网,美军舰艇只要进入南海就如同在玻璃缸里游泳。   但短板同样明显。中国海军虽然拥有三艘航母,可用的舰载机飞行员数量却不足美军十分之一。俄罗斯《军工信使》周刊披露,辽宁舰每年出海训练时间只有尼米兹级航母的三分之一,关键的水下战力差距更大——093型核潜艇噪音分贝仍是美军洛杉矶级的2倍。这些需要时间积累的领域,不是靠砸钱就能速成的。   台湾问题可能是最大的变量。日本防卫研究所模拟推演显示,若台海开战,72小时内会有2400枚导弹落下,这个密度是乌克兰战场全年消耗量的3倍。但美国兰德公司的报告更扎心:就算美军介入,台积电工厂也必然在首波打击中被毁,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将倒退10年,这个代价没有国家承受得起。所以近期美军高层频繁放话"协防台湾",五角大楼却悄悄把原计划驻防冲绳的F-22中队改派到了阿拉斯加。   核阴影下的博弈更考验智慧。中国保持最低限度核威慑,而美国在关岛部署的"萨德"系统根本拦不住乘波体飞行的东风-41。俄罗斯战略研究所专家米哈伊尔·波利修克说得直白:"当北京能把核弹头扔到洛杉矶时,华盛顿的战争选项就只剩下制裁和嘴炮了。"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抗美援朝是靠志愿军顽强的战斗意志+苏联暗中军援+美国轻敌形成的奇迹,如今中国要面对的是C5M全域作战体系+美元霸权+西方技术封锁。但硬币的另一面是:美国再也不可能集结16国联军,东盟10国中有7个明确拒绝选边站,就连澳大利亚都开始悄悄恢复对华铁矿砂贸易。   俄罗斯《观点报》说得透彻:中美若开战没有赢家,但北京显然从普京的教训中学到了东西——福建舰电磁弹射器比计划提前18个月完工,华为Mate60芯片突破发生在被制裁的第1678天,这些细节比航母数量更能说明问题。真正的胜负手或许藏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里,那里有全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谁先掌握"人造太阳"技术,谁就能重新定义21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0 阅读:3
东南亚岛民

东南亚岛民

聚焦东南亚地区,洞悉国际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