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白崇禧枪决了赖世璜之后,刘士毅每天都惶惶不可终日,担心下一个就轮到自己,但是没想到最终等到的却是一张委任状。
自从赖世璜被枪毙之后,其实最惶恐的就是刘士毅,刘士毅和赖世璜的关系非常深,两个人既有同窗之谊,又有手足之情。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赖世璜将刘士毅视为自己的诸葛亮,刘士毅也将赖世璜比喻成睥睨天下的大将军,两个人惺惺相惜。
这一切都要从第1次北伐之后开始说起,原本刘士毅是一直跟着方本仁的。但是随着接触的变多,刘士毅看出来方本仁身上的局限性,所以就主动离开了方本仁,直接前往投靠赖世璜,当时的赖世璜其实过的日子也并不好,虽然手底下有一支军队。
但是也随时有被消灭的风险,当时很多人对赖世璜都虎视眈眈,对于自己的困境,赖世璜也是非常担忧的。当得知刘士毅前来的时候,赖世璜虽然是非常开心的,对于刘士毅的才能赖世璜还是非常信任的。
当时就直接任命刘士毅成为了自己的参谋长,刘士毅也确实给予赖世璜提供了一个可行性的方案,那就是放弃刘士毅目前驻扎的汕头,退往漳州。到了漳州之后,将当地的守军撵走,同时收集周围的散兵发展势力。
赖世璜按照刘士毅的想法去做,果然成效非常好,一段时间之内甚至已经自成一体了,势力范围也不断的变大,就在赖世璜和刘士毅都开心的时候又出了变故。闽军和陈炯明在1924年年初共同派兵对赖世璜进行威胁。
这时候赖世璜又没了主心骨,找到刘士毅的时候,刘士毅表示可以往江西退,这一次赖世璜却没有立即听刘士毅的。因为他知道目前方本仁在江西,本来就有两个人撵自己的,如果到时候到了江西方本仁也开始撵自己,那到时候自己可就真的没有立足之地了。
他更担忧的是刘士毅本身就是跟着方本仁,现在又跟了自己,从另一方面来说,其实就是已经把方本仁名惹毛了。听到赖世璜内心的担忧之后,刘士毅却没有在意,他表示这其实都不是问题,如果赖世璜实在是担忧,那么他愿意亲自前往方本仁那里进行联络。
之所以有这个底气,也是由于刘士毅离开方本仁是当面辞职,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背叛。所以他和方本仁根本就没有什么仇,更何况他现在知道方本仁也面临着困境,双方之间合作自然是最好的出路。
找到方本仁之后,方本仁确实也在发愁,看到刘士毅的时候也是非常的欢迎,对于刘士毅在赖世璜那里所做的成绩,方本仁还是非常赞赏的,但是他也疑惑,好好的为什么要来江西?
刘士毅这时候却并没有直接回答方本仁的问题,反而说出了方本仁当前的困境,方本仁其实一直想要把蔡成勋给搞了,但是自己的实力不足,因为蔡成勋已经有8个月的时间不给他发军饷了,再这么拖下去,到时候他的部队都得散了。
听到刘士毅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痛处,方本仁也是并没有端架子,而是虚心求问刘士毅有没有解决的办法,随后刘士毅说出了自己的设想,听到刘士毅的设想之后,方本仁非常开心,因为刘士毅的设想确实是有实现的可能。
最终方本仁采纳了刘士毅的意见建议,几方联合在一起成功的将蔡成勋给驱逐了,方本仁也随后成为了江西督办。方本仁成功之后,赖世璜和刘士毅也自然跟着水涨船高。不过这一次两人又没有风光太久,因为方本仁被撵走了。
正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蒋介石的招安令来了,两个人没有任何的犹豫,就答应了加入革命军,后来部队也就被改编成了14军,不过随后也就往14军里面安插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熊式辉,熊式辉当时的身份是党代表。
后来熊式辉就开始不断的在背后搞小动作,成功的让白崇禧起了疑心,白崇禧最后还是将赖世璜给杀了,刘士毅自然也不好过,后来就被调到了南京,挂了一个职位,不过这时候的刘士毅却也担心自己被杀。
毕竟他算得上是赖世璜的嫡系和核心人物,赖世璜都被杀了,自己的末日可能也不远了,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白崇禧最后考虑到部队的实际情况把刘士毅给喊过来,让他当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