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这次事故到现在,俨然发展成了对智驾行业的反思。 本质上,就是智驾发展太快,

饺子说汽车 2025-04-11 21:27:38

小米的这次事故到现在,俨然发展成了对智驾行业的反思。 本质上,就是智驾发展太快,而消费者并没有被科普到位,以及相关的法规也并不完善。 从汽车百年历史的维度来看,很多安全法规以及汽车设计,都是重大的交通事故促成的。 随便举几个例子: ❶油箱的设计 2009年加州高速公路雪佛兰Malibu追尾起火事故,导致儿童死亡。 调查发现,通用汽车为节省成本将油箱布置在后桥后方,缺乏碰撞防护。 因此这一事故推动了行业油箱设计要求,油箱距离车尾距离超45cm以上,使用塑料材质,现在很多车已经把油箱放座位下面了。 ❷三点式安全带 上世纪50年代,瑞典沃尔沃工程师尼尔斯·博林(Nils Bohlin)发现,传统两点式安全带在高速碰撞中无法有效固定乘员躯干,导致内脏损伤和头部撞击方向盘,致死率极高。 因此1959年,沃尔沃推出了三点式安全带,并开放专利推广全世界。 ❸溃缩吸能车身 上世纪40年代,车祸致死率很高,奔驰工程师发现是刚性车身在碰撞中直接将冲击力传递至乘员,导致高死亡率。 也因此,1952年奔驰推出首款溃缩吸能车身,通过预设的褶皱区分散碰撞能量,减少乘客舱变形。 到目前所有的车都遵循这个设计,车身该硬则硬,该软则软。 ❹ESP强制标配 1997年,一辆奔驰轿车在“麋鹿测试”中因高速急转向侧翻,引发很大的舆论争议。 也是基于此事件,博世推出了ESP系统,基于ABS和牵引力控制技术,通过传感器监测车身姿态,自动对单轮制动或限制动力输出,防止侧滑和翻车。 并且现在ESP已经成为强制标配的系统。 ❺行人保护设计 2000年的时候,欧洲发布了行人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发现行人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22%,头部撞击发动机盖或挡风玻璃是主因。 基于此,发动机壳抬升技术,使用软质塑料的前保险杠慢慢成为行业设计共识。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AEB,后视镜,安全气囊都是这个行业慢慢摸索出来的东西,也许你现在觉得这些东西司空见惯,但在当时汽车刚刚普及,法规不完善的当下,都是伟大的发明。 回到这次事件,我相信肯定会推动智驾相关法规,宣传也好,教育也好,DMS监控也好,一点点进步。

0 阅读:20
饺子说汽车

饺子说汽车

聊一聊汽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