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清华女硕士从高楼上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令人直冒冷汗的是,他们一家自2002年起,就不停有人自杀,如今家里,就只剩下了父亲一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唐英的家庭,曾经是许多人羡慕的对象,他是一名中学教师,妻子温柔贤惠,操持家务,两个双胞胎女儿唐婕和唐婧聪明伶俐,2000年,姐妹俩双双考入名校,唐婕进入重点大学,唐婧则被清华大学录取。 录取通知书送到家那天,唐英和妻子笑得合不拢嘴,憧憬着女儿们的未来,然而这份幸福在2002年戛然而止,那天唐英下班回家,发现屋里一片漆黑,妻子躺在床上,嘴角流着液体,已经没有了呼吸。 医生确认,她服下浓硫酸自杀身亡,唐英呆立在医院走廊,脑子里一片空白,他想不通,妻子平日并无异常,为何突然做出这样的选择,两个女儿闻讯赶来,抱着母亲的遗体痛哭,家里从此失去了往日的欢声笑语。 妻子走后,唐英强撑着振作,独自抚养两个女儿,他格外留意她们的情绪,生怕她们重蹈母亲的覆辙,女儿们也很争气,唐婕大学毕业后考上公务员,唐婧则继续在清华深造。 2009年,噩梦再次降临,唐婕在电话里向父亲诉说,最近总觉得心情低落,做事提不起劲,甚至对未来感到迷茫,唐英心头一紧,这些话太像妻子自杀前的状态。 他立刻赶到北京,带唐婕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重度抑郁症,唐英心如刀绞,他辞去工作,搬到女儿身边,日夜陪伴,提醒她按时吃药,陪她聊天散心。 可抑郁症像一堵无形的墙,挡住了所有的温暖,2010年,唐婕趁父亲熟睡,悄悄爬上楼顶,跳楼自杀,唐英赶到现场,抱着女儿冰冷的遗体放声痛哭,他不明白,自己已经那么小心,为何还是没能留住她。 唐婕的死让唐英意识到,抑郁症可能在家族中潜伏,他把全部心力放在小女儿唐婧身上,唯恐她也步姐姐后尘,唐婧外表光鲜,硕士毕业后进入IBM,连续六年获得公司表彰,是人人眼中的天之骄女。 姐姐去世的阴影始终笼罩着她,2012年初,她向父亲坦白,自己压力很大,夜里常常失眠,情绪低落到谷底,唐英听后如临大敌,带她去医院检查,果然确诊为重度抑郁症。 他叮嘱女婿赖俊多加照料,自己也频繁打电话关心,唐婧总是笑着说“没事”,不想让父亲担心,可她的内心早已被黑暗吞噬,夜深人静时,她常感到生活毫无希望。 尽管父亲和丈夫尽力陪伴,她还是在2012年那个夜晚,选择从高楼跳下,消息传来,唐英几乎崩溃,他颤抖着赶到现场,看着小女儿的遗体,泪水模糊了视线。 妻子、大女儿、小女儿,十年间,他最爱的三个人接连离去,只剩他孤零零地活着,悲痛之余,唐英把怒火转向了女婿赖俊。 他认为赖俊没有尽到照顾的责任,女儿患病期间,赖俊却常与朋友外出,甚至与他人暧昧,他一气之下将赖俊告上法庭,要求赔偿。 法庭上,赖俊拿出唐婧的遗书,上面写着:“你对我太好,我舍不得你,但我无力阻止自己坠落。”他辩称自己尽力陪伴,带朋友开导唐婧,试图让她开心,还指责唐英常提起妻子和大女儿的死,加重了唐婧的心理负担。 法院最终判定,赖俊对唐婧的死无直接责任,唐英的诉求被驳回,判决结果让唐英难以接受,但他也无能为力,法庭的争执无法挽回逝去的生命,只让他更加深陷痛苦。 后来,医生对唐氏一家的悲剧给出了解释:抑郁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患者直系亲属的患病风险比普通人高出十倍以上,唐英的妻子可能早已患病,两个女儿也未能幸免。 医生还提到,家庭氛围和生活环境同样会加剧病情,比如亲人接连自杀的打击,可能让唐婧的内心更加脆弱,唐英听后沉默良久,他曾以为只要多关心、多陪伴,就能护住女儿,却不知抑郁症的复杂远超他的想象。 如今,他独自生活在空荡的家中,回忆着曾经的欢笑,内心满是悔恨和无助,他不怪任何人,只怪自己没能早点察觉,没能找到更好的办法。 唐氏一家的悲剧,令人唏嘘,也敲响了警钟,抑郁症并非绝症,若能及时发现、积极治疗,许多悲剧或许可以避免,唐英的妻子和两个女儿,都曾是才华横溢的人,却因内心的黑暗而陨落。 无论是对家人还是朋友,多一些倾听和关怀,或许就能点亮一盏希望的灯,唐英的孤寂,是对所有人的警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别忘了停下来,看看身边的人是否需要一双温暖的手。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西部文明播报——《12年清华女硕士跳楼自杀,揭开家庭悲剧:一家母女三人相继自杀》
2012年,清华女硕士从高楼上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令人直冒冷汗的是,他
如梦菲记
2025-04-11 15:39:16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