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河北,怀上5胞胎的女子,听从医生建议准备做减胎手术,哪料,她身体突发状况,要把孩子全拿掉才能活!可她咬牙拼死生下5个孩子,谁知,孩子们长大后,她竟说,“如果回到从前,我宁愿一个也不要!”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2年,河北沧州的一个普通村庄里,34岁的王翠英晕倒在田间,丈夫焦保存背起她直奔医院,检查结果让夫妻俩喜忧参半:王翠英怀上了五胞胎,这对多年盼子的他们本是天大的喜讯,但医生却神色凝重。 五胞胎极其罕见,母婴风险极高,建议减胎以保安全,夫妻俩面面相觑,心情如坠深渊,几天后,复查却带来更坏的消息:王翠英身体异常,减胎手术已不可行,若想活命,需全部流产。 面对好不容易得来的孩子,她却咬紧牙关,决定拼死生下五个孩子,多年后,记者采访时,她却含泪叹息:“如果能回到从前,我宁愿一个也不要。”这句话背后,是她与五个孩子走过的漫长苦路。 王翠英和焦保存的家境并不宽裕,靠种地和打零工养活一个女儿,日子虽清苦但温馨,他们一直想要个儿子,却始终未能如愿。 这次怀孕,起初让他们欣喜若狂,以为是老天的恩赐,然而医生的诊断如冷水浇头:五胞胎对王翠英的身体是巨大考验,子宫难以承受,随时可能危及性命。 医生建议减胎,保留两到三个胎儿,以降低风险,夫妻俩商量了一夜,含泪同意手术,几天后复查时,医生发现王翠英的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子宫环境异常,减胎手术可能导致大出血,唯一安全的办法是终止妊娠。 焦保存蹲在医院走廊,低头不语,王翠英却摸着肚子,泪水滑落,她轻声对丈夫说:“我不能让他们一个也不留,我要试试,哪怕只有一线希望。” 到第七个月,情况危急,医生决定提前剖腹产,2003年3月,手术室里,五胞胎接连降生,三女两男,体重最轻的仅2斤3两,最重的也不过3斤6两,消息传开,医院一片欢腾,记者蜂拥而至,记录下这罕见的奇迹。 但喜悦很快被现实冲淡,五胞胎因早产体弱,接连出现问题,老二患上结肠炎,老三黄疸严重,老四心脏有缺陷,老五呼吸不稳,两个孩子甚至收到病危通知。 医疗费用像雪球般越滚越大,夫妻俩借遍亲戚,四处求助,家中一贫如洗,王翠英顾不上自己虚弱的身体,天天守在保温箱旁,泪水止不住地流,她跪在医生面前,恳求救孩子。 或许是她的坚持打动了命运,经过抢救,五个孩子陆续转危为安,社会好心人得知消息,纷纷捐款捐物,政府也提供了补助,帮他们渡过了最初的难关。 焦保存日夜打工,翠英在家喂奶、换尿布,夫妻俩几乎没有一刻喘息,孩子们慢慢长大,渐渐露出笑脸,家里却始终被经济压力笼罩。 日子艰难却也有亮光,2008年,五胞胎被选为奥运火炬传递的“小福娃”,在电视上挥舞火炬,笑得灿烂,王翠英看着屏幕,百感交集,然而命运再次敲响警钟。 2017年,焦保存因常年劳累过度,在工厂突发心梗去世,噩耗传来,王翠英整个人像被抽空,五个孩子还在读高中,学费和生活费像山一样压来,她强忍悲痛,擦干泪水,挑起了家庭重担。 白天,她骑着破自行车去做保洁,晚上缝补衣服到深夜,孩子们也懂事,放学后捡废品、帮邻居干活,换点微薄收入贴补家用,尽管生活困苦,他们从不抱怨,学习上格外努力。 2021年夏天,邮递员送来五封大学录取通知书,村里炸开了锅,王翠英捧着通知书,手止不住地抖,泪水模糊了视线,孩子们围着她,笑着说:“妈,我们能养活自己!” 老大算好助学贷款,老二联系了家教工作,老三计划勤工俭学,他们用行动告诉母亲,绝不让她独自承担,大学开销依然庞大,王翠英继续起早贪黑,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记者采访时,问她是否后悔当年的决定,她沉默许久,哽咽道:“如果能重来,我宁愿一个也不要,孩子们从小吃苦,保存也没能看到他们出息,我这当妈的,太对不起他们。” 话音未落,孩子们冲过来抱住她,齐声说:“妈,我们不苦,您是最好的妈妈!”王翠英的叹息,不是对孩子们的否定,而是对他们苦难童年的愧疚。 她冒死生下五胞胎,倾尽所有抚养他们,用爱撑起这个家,孩子们用勤奋和感恩回应,证明了她的付出没有白费,他们的故事,温暖却沉重,提醒人们看到普通家庭的坚韧,也呼吁社会给予更多关怀。 生活或许艰难,但爱让这个家从未坍塌,王翠英粗糙的双手,五个孩子的笑脸,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诉说着母爱的伟大与生命的无常。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河北青年报2016-03-09《河北五胞胎上东方卫视火爆全场》
2002年,河北,怀上5胞胎的女子,听从医生建议准备做减胎手术,哪料,她身体突发
如梦菲记
2025-04-11 15:39:16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