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情报员文国才被捕后遭到严刑拷打,突然一个汉奸上前扇了他一巴掌,文国才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5-04-11 14:28:47

1944年,情报员文国才被捕后遭到严刑拷打,突然一个汉奸上前扇了他一巴掌,文国才刚要大骂,汉奸凑到他耳朵旁悄声说:一定要坚持住,千万不要暴露身份。 1939年春天,年仅17岁的文国才放下了家中的农活,毅然决然加入了新四军的抗日队伍。在新四军的三年里,他参与了大小数十场战斗,每一次都冲锋在前,从未退缩半步。 1942年夏天的一场遭遇战中,文国才所在的部队遭遇日军的突然袭击。在掩护战友撤退的过程中,他的右肩被子弹击中,虽然最终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救助,但这次重伤让他失去了继续冲锋陷阵的机会。 组织考虑到文国才的伤情状况,决定安排他转入地下情报工作。 1943年初,文国才在上级的安排下,用积蓄盘下了一家小饭店。这家位于敌占区的饭店,成为了他打探日军情报的重要据点。 每天清晨,文国才都会准时打开店门,像普通的饭店老板一样忙碌着招呼客人。日伪军经常光顾这家饭店,他们在酒酣耳热之际经常会无意中透露出重要的军事信息。 1944年,文国才通过饭店成功策反了几名被日军强征的战俘。这些被策反的人后来为我军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其中包括日军在当地的兵力部署和防御工事的具体位置。 通过经营饭店的掩护,文国才先后建立了一个由十多人组成的地下情报网。这些人分别潜伏在日军的不同部门,定期向文国才传递军事情报。 在1944年的上半年,文国才传递的情报帮助新四军先后破获了三起日军的重大军事行动。这些情报不仅挫败了日军的进攻计划,更是保护了根据地的安全。 1944年,文国才按照约定前往一家商铺接收一批重要的军需物资。这批物资中包含了急需的医疗用品和通信器材。 当文国才刚走进商铺准备和店主暗中交接时,十几名荷枪实弹的日军突然从四面八方冲了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文国才立即表现出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装作一个普通的商贩。 日军并没有因为文国才的伪装而放松警惕,他们立即将他押送到了位于城郊的一处军事监狱。监狱里阴森恐怖,走廊里不时传来犯人的惨叫声。 第一轮审讯很快开始,日军军官通过翻译官询问文国才的身份和来历。文国才始终坚持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商贩,是去商铺进货的。 日军对文国才的解释并不满意,他们开始采用各种手段逼供。从威逼到利诱,从严刑到软化,各种审讯方式轮番上阵。 在审讯室里,日军翻译官看似对文国才呵斥连连,实则在无人注意时给了文国才一记耳光,并在靠近他耳边时低声说了三个字:"别暴露。" 从这一刻起,审讯的局面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翻译官在翻译文国才的话时,总是能巧妙地为他解释,让日军渐渐相信他只是个普通商人。 日军虽然减轻了对文国才的刑讯逼供,但仍然没有释放他的意思。他们将文国才关进了一间阴暗潮湿的牢房,准备继续观察。 在关押期间,文国才注意到这名翻译官经常会出现在牢房附近。虽然两人从未有过明显的交流,但文国才能感觉到翻译官一直在暗中关注着他的情况。 审讯期间,有几名被关押的地下工作者也被带到监狱。文国才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这些人似乎也得到了翻译官的暗中帮助,避免了最残酷的刑讯。 翻译官在日军面前表现出极度谄媚的样子,这让他获得了日军的充分信任。正是这种伪装,让他能够在关键时刻帮助被俘的抗日志士。 整个审讯过程持续了将近半个月,期间文国才一直表现得像个受了惊吓的普通商人。这种表现加上翻译官的从中周旋,使得日军最终降低了对他的怀疑。 被关押的第十五天,一位贩盐的老农被关进了文国才隔壁的牢房。经过几天的暗中观察和试探,两人确认了对方都是可以信任的。 利用每天半小时的放风时间,文国才和这位老农开始商量越狱计划。他们发现牢房墙角有一处砖缝较松,可以尝试从这里下手。 越狱行动持续了整整七天,两人轮流在夜间挖掘,白天则用稻草和泥土小心掩盖挖掘的痕迹。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挖出了一条可以容身的地道。 在某个雨夜,趁着换岗的间隙,文国才和老农成功逃出了日军监狱。两人沿着事先计划好的路线,躲避着日军的搜捕,最终成功抵达了根据地。 回到组织后,文国才立即向上级汇报了军需物资接头点暴露的情况。组织随即调整了所有的秘密联络点,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终于迎来了胜利。文国才开始寻找那位给了他生机的日军翻译官,他走访了当时的监狱旧址,打听翻译官的去向。 经过多方打听,文国才始终没能找到那位翻译官的下落。当地的百姓回忆说,在日军投降前夕,那位翻译官就突然消失了。 直到晚年,文国才依然经常讲述这段经历。他说在抗战时期,像那位翻译官这样的无名英雄还有很多,他们默默无闻地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0 阅读:558

猜你喜欢

小牧童那小罡啊

小牧童那小罡啊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