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看实力,小国看选择!这话放在今天的中美博弈里,简直像块镜子,把亚洲国家的处境

阿智通鉴 2025-04-11 10:07:47

大国看实力,小国看选择!这话放在今天的中美博弈里,简直像块镜子,把亚洲国家的处境照得透亮。新加坡外交家当年那句 “亚洲国家眼看中国被打压却保持沉默是个巨大错误”,现在看来含金量越来越高了。   为啥?因为美国的套路其实挺简单,左手挥舞关税大棒,右手抛出零关税橄榄枝,软硬兼施逼着小国站队,可很多国家偏偏看不清这局棋,最后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   就说 2025 年特朗普搞的 “对等关税” 吧,对越南加征 46%,对印尼加 32%,对泰国加 36%,直接把这些国家的出口打得七零八落。越南的服装鞋类出口暴跌,工厂老板急得直跳脚,可美国那边连谈判的机会都不给。   但转头呢,美国又跟菲律宾签了自贸协定,承诺部分农产品零关税,把小马科斯哄得晕头转向。这种 “打一棒子给个甜枣” 的把戏,其实就是要小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可问题是,选边站哪有那么容易?菲律宾就是个典型例子。马科斯政府一边收着美国给的军事援助,一边在南海搞小动作,结果被中国海警船追着跑。2024 年东盟峰会的时候,菲律宾想拉着东盟一起对抗中国,结果人家印尼、马来西亚压根不接茬。   为啥?因为大家都知道,跟着美国混,经济上就得被薅羊毛。就说越南吧,美国对它加征 46% 关税,越南想求饶,提出把对美关税降到零,可美国连理都不理。反倒是中国跟越南开通了中越班列,帮着越南把积压的货物运到欧洲,解了燃眉之急。   再看新加坡,人家就聪明得多。李显龙政府一边跟美国搞军事合作,一边跟中国签了 RCEP,两边都不得罪。美国对新加坡加征 10% 关税,新加坡外长维文直接放话:“这种政策会让更多国家转向中国。” 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新加坡的转口贸易里,中国占了大头,美国再怎么施压,新加坡也不敢真跟中国翻脸。这就是小国的生存之道 —— 在大国夹缝里找平衡,而不是一头扎进美国怀里。   但有些国家就是想不明白。马来西亚当年在华为 5G 项目上摇摆不定,最后选了爱立信,结果被中国在半导体供应链上卡了脖子。现在马来西亚的棕榈油卖不进中国市场,才知道得罪中国的后果。   还有韩国,在美国压力下把三星的芯片厂建到了德州,结果美国转头就对韩国汽车加征 25% 关税。这种 “过河拆桥” 的事儿,美国干了不止一次,可总有人不长记性。   中国这边呢,早就在下一盘大棋。南海填岛、跟菲律宾扯皮,表面上是在 “守家门”,其实是在断美国的后路。美国想通过东盟包围中国,可中国用 “一带一路” 把东南亚国家绑在了自己的经济战车上。   印尼的巴塘工业园、中老铁路、雅万高铁,这些项目都是中国给小国的 “定心丸”。你美国不是加关税吗?我中国有 RCEP,有中欧班列,有非洲的矿产资源,怕你个甚?   最讽刺的是李嘉诚。十年前他抛售中国资产,跑到英国买港口、买电信,结果呢?英国以 “国家安全” 为由收走了他的电信业务,美国又逼着他卖了巴拿马运河股权。   现在长江集团只能靠卖资产续命,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却在全球市场上攻城略地。这就是典型的 “跑错赛道”—— 跟着美国混,最后连裤衩都不剩;跟着中国走,才有肉吃。   回到新加坡外交家的那句话,亚洲国家保持沉默,其实是在赌美国不会真的撕破脸。可现实是,美国连盟友都不放过。欧盟被美国加征 20% 关税,日本被加征 24%,连加拿大都被怼得跳脚。这种情况下,小国还幻想着 “两边讨好”,最后只会被两边踩。   就像乌克兰,泽连斯基拿 “5000 亿矿产协议” 忽悠特朗普,结果被美国资本贝莱德抢了港口股权。小国在大国博弈里,哪有什么中立可言?   现在的局势就像一场牌局,美国手里拿着关税大棒,中国握着 “一带一路” 的王牌,小国们要么跟中国组局,要么被美国吃掉。那些选择沉默的国家,其实是在放弃自己的选择权。就像菲律宾,一边收美国的钱,一边被中国在南海按在地上摩擦,最后啥好处都捞不着。而新加坡、越南这些聪明的国家,早就看透了这局棋,在中美之间玩起了 “跷跷板”,哪边都不得罪,哪边都能捞到好处。   所以说,亚洲国家的沉默,本质上是对自身利益的误判。美国的 “零关税” 从来都是诱饵,关税大棒才是真家伙。而中国的 “一带一路”,虽然短期内看不到暴利,但长期来看,却是能让小国吃饱饭的饭碗。   那些跟着美国跑的国家,最后要么像李嘉诚一样输得精光,要么像乌克兰一样被当成炮灰。真正的智者,早就跟着中国在南海填岛、在东南亚修路,闷声发大财了。

0 阅读:89

猜你喜欢

阿智通鉴

阿智通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