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交换俘虏仪式,一位骨瘦如柴的男子向我方走来,他是志愿军60军180师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5-04-10 21:47:18

1953年,交换俘虏仪式,一位骨瘦如柴的男子向我方走来,他是志愿军60军180师政委吴成德,可回国后他被开除党籍,撤销军职!当人们看到他的遗物时,不禁大吃一惊!   1950年代初,朝鲜战争爆发。   北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迅速占领了南部领土。   美国出兵援助南韩。   中国政府决定派遣志愿军支援朝鲜。   许多志愿军将领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   吴成德,出生于山西新绛,曾是当地的教师。   在日军侵华时期,他决定放弃教师岗位,参军保家卫国。   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表现出色,最终担任了解放军180师的政治部主任。   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吴成德带领部队奔赴前线。   1951年,战斗的焦点逐渐转向了如何保护主力部队并确保战略转移。   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吴成德所在的180师接到命令,负责掩护主力部队的撤退。   吴成德必须在敌军的重重包围下,为主力部队争取时间。   就在撤退途中,180师遭遇了敌军的猛烈攻击。   吴成德果断决定采取分散突围的策略。   然而,突围并非易事。   志愿军被困在了汉江以北的地区。   此时,吴成德率领部队与敌军展开了顽强的抵抗,但不见效果,他与师长郑其贵和副师长段龙章打算共同突围,但在检查各团突围准备时,吴成德发现三百多名伤员被困在队伍后方。   此时的伤员中,许多人已经失去了行动能力。   如果带着这些伤员,部队的突围将更加困难。   但吴成德决定留下来与这些伤员一起。   他开始带领三百多名伤员进行艰苦的突围。   经过长达十四个月的游击战,吴成德带领小分队成功避免了敌军的几次搜索,但最终,队伍中仅剩下三名幸存者。   尽管如此,吴成德依然未能避免被俘的命运。   他被关押进了战俘营。   吴成德谎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炊事员,然而敌人很快通过其他俘虏得知了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名政委。   敌人对吴成德展开了极为残忍的审问。   他不仅遭遇了肉体上的电击、鞭打,还遭受了精神上的摧残,他体重骤减,形如枯骨。   有一次,吴成德一度尝试上吊自杀,但最终被敌人救了回来。   尽管如此,吴成德依旧没有妥协。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战争各方在《日内瓦公约》下同意无条件释放战俘。   由于吴成德曾掌握重要机密,美国并不急于将他释放。   敌方曾计划杀害他以绝后患。   幸运的是,在同一集中营的其他战俘回国后,他们将吴成德的下落告诉了中国。   当时的中国政府通过多次交涉,终于迫使美国释放吴成德回国。   吴成德回到祖国时,极度消瘦的他几乎没人认得出来。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被俘虏的军人往往被认为是叛徒,尤其是像吴成德这样身份特殊的高级军官,更是遭遇了外界非议。   吴成德遭遇了政治审查,最终被开除军籍。   直到1982年,他才恢复了党籍,并享受了老红军的待遇。   1996年,吴成德在84岁时去世。   人们在整理他遗物时,意外发现了他多年默默为祖国贡献的记录。   原来,吴成德通过捐赠帮助了无数人。   另一方面,甚至还有很多俘虏没能回到大陆   1953年,近6000名曾被俘的志愿军战士被正式释放。   这些归国的战士,身上多数伤痕累累,有的甚至连衣服都没有。   在战争中,我军一向秉承宽待俘虏的政策,并为联合军的战俘提供了良好的待遇,但美军却并未遵守国际公约。   志愿军战士在美军战俘营中,每天面临着体力劳动和心理折磨。   食物极其匮乏,常常是过期的面包和清水。   几十人挤在一个狭小的房间内。   美军在停战谈判期间,提出的关于战俘的交换要求。   美国一方面提出了“一对一交换”的方案,但由于双方战俘人数的巨大差距,随后,美军又提出了“自愿遣返”的政策。   蒋介石在得知美军的“自愿遣返”计划后,迅速派遣特务进入美军战俘营。   一开始,国民党特务通过承诺优厚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机会来诱使一些战俘签署赴台申请书。   然而,许多志愿军战士拒绝接受这一诱惑。   国民党特务于是开始采取更加残忍的手段,威胁、殴打甚至使用高科技设备进行精神折磨,迫使部分战俘屈服。   有3000名战俘自愿前往台湾,另有12000人被迫前往。   最终,只有6000名志愿军战士能够顺利返回祖国。   归国后的这些战士,被组织安排进行教育和审查。   参考文献:[1]郜合启.吴成德:志愿军中职务最高的被俘者[J].世纪风采,2008(7):43-46    

0 阅读:0
张梁看历史故事

张梁看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