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得不说,最近的魅族,确实让人唏嘘。
11月20日,一则消息在科技圈炸了锅。有网友在58同城上发现,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唐家湾的一处高端综合办公园区正在出售中,标价2.5亿元,总面积约23848.55平方米。

哪知道,这处"高端综合办公园区"不是别的地方,正是魅族科技总部大楼。
有眼尖的网友查询地址后发现,该定位在百度地图标记为"魅族科技楼",挂牌的大楼外观也和魅族官网的总部大楼外观相符,只是没有了魅族Logo和字样。
这还了得?曾经风光无限的魅族,连总部大楼都要卖了?
当天下午,就有网友在魅族科技官方微博评论区留言询问:"是要搬新总部了吗?"
魅族科技则回应称:"不搬,魅族科技大楼租期还很长,会一直陪着大家,追求源于热爱,"

(二)
说起魅族,80后、90后应该都不陌生。
魅族科技由黄章于2003年创立。那时候的魅族,还在做MP3、MP4,在那个年代可是风光无限。
2008年,魅族开始在智能手机领域投入全部精力,致力开发高端智能手机。2009年,全触屏智能机魅族M8正式上市,新机发布五个月销售额就突破5亿元大关。
M8,这款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智能手机的产品,让魅族在那个智能手机刚刚起步的年代,站在了风口浪尖。独特的外观设计、流畅的系统优化、精致的做工,让魅族收获了一大批死忠粉丝。
那时候的魅族,被誉为"国产机皇",是唯一能和苹果iPhone正面抗衡的国产品牌。
2015年,魅族获得阿里巴巴投资,从"小而美"走向"大而全"。2015年-2017年间,魅族及旗下魅蓝品牌共计发布了25款手机,尤其是在2016年就发布了14款手机。
机海战术确实带来了短暂辉煌,2016年魅族出货量达到2000多万台,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但辉煌之后,问题就来了。
产品线混乱、内部管理失控、供应链问题频发,再加上与高通的专利纠纷,让魅族从巅峰快速跌落。从2018年开始,魅族手机出货量出现断崖式下滑,市场份额一路下跌,最终沦为"Others"中的一员。
到了2022年,走投无路的魅族,被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收购,星纪时代持有魅族科技79.09%的控股权,并取得对魅族科技的单独控制。
但被收购并不是结束,近年来,魅族的困境越发显现。

(三)
而总部大楼疑似被出售,只是魅族困境的一个缩影。
从风光无限的"国产机皇",到如今被曝总部大楼都要出售,魅族这些年到底经历了什么?
有人说,成也黄章,败也黄章。创始人的偏执和固执,让魅族错过了太多机会。
有人说,魅族死于内斗。管理层的频繁变动,核心团队的出走,让魅族失去了战斗力。
有人说,魅族败于战略失误。在该拼规模的时候追求小而美,在该坚持品质的时候搞机海战术,总是慢别人半拍。
但我更愿意说,魅族败于时代。
在这个赢家通吃的时代,在这个资本为王的时代,在这个生态制胜的时代,"小而美"已经没有生存空间。华为、小米、OPPO、vivo,哪一个不是靠生态和规模起家?
魅族想凭一己之力,在巨头夹缝中求生存,难度太大了。
被吉利收购后,魅族获得了资金和资源,但也失去了独立性和灵魂。吉利若与魅族牵手,只是帮助吉利形成全新商业模型的一个过渡。是为智能汽车服务的,不是为手机业务服务的。
说得再直白点,吉利要的是魅族的技术,不是魅族的品牌。
这就是魅族如今的处境——一个工具人的角色。

(四)
说到这里,还是忍不住要感叹一下。
魅族啊魅族,曾经多少人的梦想之机,如今却混成了这个样子!
还记得当年M8发布时的盛况吗?还记得MX系列的惊艳吗?还记得Flyme系统的流畅吗?那些年,魅族真的是国产手机的骄傲。
但现在呢?
总部大楼被曝出售,市场份额连1%都不到,品牌战略摇摆不定,产品定位模糊不清。
有人说,如果没有吉利,魅族可能已经不存在了。这话虽然残酷,但可能是事实。
但即便有了吉利的加持,魅族就能重回巅峰吗?
最后,还是要说一句:魅族啊魅族,你当年是多么耀眼,如今却如此落寞!
那些年追随你的魅友们,如今还有多少人在坚守?那些曾经为你摇旗呐喊的粉丝,如今又在使用什么品牌的手机?
时代抛弃你,连招呼都不打一声。
这,或许就是科技行业最残酷的现实。
(作品声明:来源网络公开资料,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