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一场南昌中考,给了80%的家长重拳一击。
当作为家长的你还在磨拳擦掌关注今年是50%还是70%的普高升学率的时候,今年的中考分数线会让你深刻、清晰地看到:即使考到700+,和你同分的孩子也是多如牛毛。700+的孩子,今年若没有均衡,是上不了红二、苏二和师大附中的。

700+的孩子,可能因为一个一分之差,就要从头部学校一路滑档到三、四,甚至第五个志愿;
700+的孩子,可能因为为了进二中的重点班,进行三联报,想着绝对稳上苏二、红二,结果却拿着700分的成绩直接和640分左右靠均衡的孩子一路被滑入了赣二甚至立德;
700+的孩子,可能因为一个保底学校没有填,当你觉得绝对不可能会滑档到南大,自信满满地没有填写保底志愿,结果却面临补录或复读惨痛的代价;
680+、690+原本按去年分数线+均衡志愿可以稳上南昌三中、南大附中,双报可以进重点班的孩子,在今年,估计连一中、19中都上不了,只能滑档到十中的平行班,甚至,有的没有认真填写后续保底志愿,而进入了压根没有想过的二类高中。
甚至,有的家长因为只是一心关心着分数、名校,却忘记了中考志愿填报的三查八对,导致700+高分填错了志愿。
今年分数线一出来,有小部分家长因为接受不了现实,有的甚至选择了拨打政府热线投诉,有的说要前往教育局讨说法。但最终都不了了之。毕竟,这和教育局有半毛钱关系呢?
甚至谣传听说,有个孩子因为接受不了中考的分数线,直接当场选择了跳楼。(当然,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仅为谣传,无从查证事件真伪)
因为家长接受不了的原因有四:
1、600—700左右的孩子,平均直接滑档5-10个志愿;因为,每家一类公立学校的分数线平均上涨了10-30分;今年的分数线超出了历史5年分数线的新高。连从未到达过700分的南昌中学,今年分数线都在701分;
2、大多数的主播、中招平台都在预测今年分数线会上下浮动2分左右。毕竟,今年的语文卷、数学卷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改卷有的孩子还是会反应扣分比往年严重,英语听力开场有点听不清;有些家长去复分后,并没有任何变动;
3、今年有2000+甚至更多的孩子拿下了700+以上的高分,而私立学校又取消均衡生,公立录取的名额留给均衡生居多,留给统招生的机会下降,就导致了倒金三角的存在。大量700+左右、690、680分的孩子因为对于分数线的预估不准,滑档严重;
4、今年国家为了增加普高的录取率,所以私立学校、二类普高学校的分数线反而下降严重,加上均衡生,让原本可能上二类普高都有困难的学生,因为均衡的原因,幸运地和一类头部滑档严重的高分生,可能出现在同一所学校;
5、在670-700分区间的孩子家长,因为过度依赖零模、一模、二模的考试成绩和中招会、主播的预测,导致盲目自信,没有深度去逐一分析保底志愿,甚至有的家长在填写保底志愿的时候,没有和孩子进行充分沟通。有很多保底志愿是乱填,甚至是不填的。等到今年直接滑档的时候,家长孩子都被震惊了,有的发现学校填错了,因为没有核对代码;有的发现学校地址离家十万八千里,有的发现学校的预期和内心预期完全不符,考前也没有做调研。就导致了心理落差相差甚大。
尤其在质问教育考试院的家长,都没有发现一个关键的问题:今年的分数,是教育局故意为之,还是家长自己把分数卷高了了呢?
就像我们看到一条很有意思的灵魂拷问:“如果人人都考0分,那人家教育局就不可能每年都在不断地改版材料、就不可能每年都在双减,就不可能每年都要不断地提升分数线。但总是有那么一两个人,总是为了想要拿NO1,要多考那么一两分,当发现了补课机构这个潘多拉魔盒,就不断地去内卷。而内卷的结果,是高分扎堆,中分受累,低分无所谓。
原本,大家都是靠着人脑去上课,总是有人要违反规定去带装备人机合一,不得不让所有同质分的家长、孩子都人机合一,但是其实,学校录取多少个学生的数量是不会变的,每个学校都想雨露均沾是不分会变的,会变的,就是国家不得不抬高学习的难度,选拔所谓人才的难度。但其实,也并不是什么真的人才,都是补课补上去的。毕竟自学上分或靠天赋的孩子还是比较少,当然也有。
你也别相信什么所谓直升班的孩子有多么天赋异禀,今年靠均衡进入师大、二中的孩子有多么幸运无敌。所谓的直升班,不过是学校为了留住掐尖生的手段而已,而真正靠均衡进入头部学校平行班的孩子,可能这一时可以得到的是邻里的夸奖和羡慕,但进入的是永无天日的被卷、被压在底部,连喘息都多余的无力感。”
所以,这事你怪教育局?你怪国家?我真的觉得挺无语的。这就是家长自己作茧自缚的后果。
说穿了,还是家长的胜负欲在作怪。
就像今年很多去了头部学校的家长,表面上看是赢了,又省了钱,但是有些家长回头一算,又开始纠结了:
高中是走读好,还是住校好?
高中是读私立好,还是读公立好?
高中是去读头部学校的平行班好,还是头部下一所学校的重点班好?
其实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当你在笑别人家孩子读私立浪费钱的时候,或许私立的家长又笑你没有远见,给你算一笔账:
租房子一个月800-2000,加上水电费、网费、七七八八,一年也要1-2万;
陪读孩子,又要把工作辞了,或减少工作量,更是得不偿失;
甚至有的家长,为了陪读孩子,不得不夫妻两地分居,导致中考高考结束后离婚高潮、或面临外遇、信任危机……
就试问你,到底哪个才更值,也许只有当事人才更清楚吧。
而有些孩子,如果因为住校产生的心理压力无法第一时间和家长沟通,患上心理问题的概率会更大。
当你在嘲笑别人没有均衡上头部的学校,别的家长却在笑你只上了一个满地烟头的平行班。
其实,中考的背后,其实大多数的孩子是无所谓的。只有家长像掉了魂一样的焦虑……
你只要去认真观察一下,出分前后的凌晨四点,是谁守在电脑前等着出分;
分数线一出,哭到泣不成声的大多是孩子还是家长的时候,你就一目了然了。
2025年,要给南昌的教育院点赞,这场考试,考得不光仅仅是分数,照顾到更多中等的孩子均衡上了头部学校,让学生的资源阳光分班,更是考到了家长和孩子的沟通配合能力,以及家长对于分数的认知力。
在这个年代,还希望所有的家长,都要去接受:我们的孩子,或许可能终将都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即使是700+的孩子,也不必羡慕,你去看看这些孩子从幼儿园报的班,小学上的私立,初中上的培优,高中上的580元的一对一,你一点也不会去羡慕这些没有童年,只有每天面对书本的孩子苦逼甚至未来渴望自由的人生。
或许,我们都要去接受:中考、高考,再也不会是逆天改命的事情。人生很长,只有源源不断地终身学习,不过度内卷,跟着孩子自己的步调,也一样会迎来适合他的春天。
毕竟,你现在再多努力的补课,孩子多勤奋自律,和头部学校高分的孩子,也不过是1分、2分的差距。为什么要为了那个没有明天的1分、2分而让自己和孩子没苦硬吃?
因为就算卷完中考,高中更内卷的三年在等着你,大学的因为没有作好规划的天坑专业在等着你,职场的潜规则和人情世故在迎接着你。
所以,人生,别焦虑,别内卷。
家长,要充分地多去聆听孩子的心声,做到和孩子充分的沟通,不要因为一时成绩的好坏就去判定孩子的终身,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真正的卷王,不应该是砸钱上私立、补课,而应该是家长要有一颗宠辱不惊、佛系的心态去迎接孩子人生转折的每一次潮起潮落,享受陪伴孩子读书的快乐,这才是教育赋予每一个家长和孩子的真正意义。
作者:心理咨询师红衫倩影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