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温州一老农来到金店,偷偷从怀里,掏出一本金册,想用它打个手镯,金匠正要丢进炉里,突然发现,金册竟刻了不少古字! 这天,金店的大门被推开,一个穿着破旧的老头走了进来,柜员抬头看了他一眼就没在意了,像这样打扮的人手里都没什么钱,他都懒得上前招待。 没想到老头没有去看展示柜里面的首饰,反而走到他的面前,谨慎的开口:“咱们这能不能打金镯子啊?” 柜员点了点头,有些好奇的问道:“能打是能打,你是要打什么样的?”听到这话,老头的脸上露出一丝喜悦的笑容,迫不及待的说道:“我要打个大的,没有花纹的那种,看起来粗粗的。” “可以的,先生,请问你带要金子过来了吗?如果没有的话,我们这里有符合你要求的镯子,你可以看一看。”柜员热情的推销着。 老头慌乱的摆摆手,嘟囔道:“不用不用,我拿着金子过来的,直接给我打镯子就行了。” 柜员尴尬的笑了笑带他去找金匠师傅,只见老头拉开衣服的拉链,从怀中掏出个金色的物件,郑重的递给师傅,问道:“用这个能弄成手镯吗?” 金匠师傅看着手里仿佛是个册子一样的东西,陷入了沉思,皱巴巴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看着也不是装饰品之类的,不知道是什么人家将金子做成这古怪的模样。 忽然眼尖的师傅看出了些不对劲,他将金册子仔细的放到眼前瞅了瞅发现上面居然写着字,还不是现代的字,看着就像是古文。 他转头又瞧了瞧老头的打扮,认真问道:“老人家,这东西是哪里来的,我看着它不像是寻常物件,很可能是古董,要是融了做金镯子就亏大了。” 师傅的话让老头变得紧张起来,他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个来源,这态度瞬间让师傅警觉起来,怀疑是不是他从哪里偷来的,想要融了销毁证据,如果自己帮他做成金镯子,到时候警察抓人的话,自己不就成帮凶了。 胡思乱想的师傅把自己吓出一身冷汗,说什么都要报警,老头见此连忙阻拦,叹了口气将金册的来历说清楚,这东西确实不是他的,是他捡到的。 原来就在前几天,他家附近有个施工现场,工人们挖土的时候发现了个罐子,大家争抢着要看看有什么宝贝,没想到里面一堆首饰银子之类的物件,老头趁着大家哄抢之际,偷偷顺走了这个金册子。 回到家后,他就和老婆商量打成金镯子,回头可以留给孩子,所以一大早就来金店找师傅,没想到闹成这样子。 最后在金店师傅的劝说下,老头将东西带到了文物局看看到底是什么,经过专家的仔细观察鉴定后,得出结论这是南宋的金叶子。 就是人们常在书中看到的货币的一种,古人将金子打造成册子的形状,方便随身携带,需要多少直接剪下来就可以了,带整个金子不好找钱,一般贵族才会用这种东西,因此留存下来的并不多。 金册上面的文字写的诗“霸北街西”,指的是制造它的金铺所在地,相当于给金叶子盖了个章,这个金叶子的历史价值不言而喻,幸好金匠师傅眼尖看到了上面的字,没有直接当成寻常金子给融了,不然的话就损失大了。 最后被挖出来的文物被找了回来,在众人的劝说下,老头将金册上交了上去,为专门家研究南宋时期的经济货币发展做出了良好的贡献,而金叶子后来则被放到了当地的博物馆中,供大家参观。 参考来源: 温州人民路曾发现南宋金叶子!和南海一号发现同出一家,见证千年商港繁华兴盛
1992年,一位来自温州的庄稼汉悄悄走进金铺,神秘兮兮地从衣襟里摸出一本金箔册子
【1评论】【4点赞】
Moneygod
葵花宝典没写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