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全球局势中最乱的竟是中国,2024年人民大学金灿荣院长曾直言:中国周

凌统看趣 2025-04-10 17:23:31

万万没想到,全球局势中最乱的竟是中国,2024年人民大学金灿荣院长曾直言:中国周边环境最恶劣,是弱势王朝的产物,20个邻国各个都比猴精…… 信源:环球网——金灿荣:中国的稳定是不确定性世界中的定海神针 2024年的中美关系依旧处于复杂博弈之中。美国继续强化其对华竞争战略,在科技、金融、军事、地缘等多个方面频频出手,试图遏制中国崛起的势头。 从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到联合盟友围绕台湾、南海等议题发声,甚至在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层面不断挑衅,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力度有增无减。 中国没有被动承受,而是在“斗而不破”的框架内,灵活调动多边外交资源,坚决反击挑衅,同时稳妥地维持大国战略稳定。 2023年11月的旧金山中美元首峰会为2024年的双边关系定下了一个“冷静但不冷漠”的基调。 进入2024年,两国高层频繁互动,外交、国防、财政、商务等多个对话渠道得以重启并维持运转。 2024年11月,中美两国领导人在秘鲁APEC峰会期间再次会晤,围绕经贸合作、气候变化、人工智能治理等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的交流。 这一会晤被外界称为“稳定器”的象征,虽未能完全化解矛盾,但在防止战略误判和局势失控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与中美关系的“针尖对麦芒”不同,中欧关系在2024年总体表现为“稳定推进、审慎前行”。 虽然中欧在绿色经济、数字政策、人权议题上存在分歧,欧盟对中国在新能源、稀土、光伏等领域的“竞争优势”表现出越来越强的警惕心,但总体上,双方仍保持高层交往和经贸往来不断。 2024年,中国与法国、德国等欧盟主要国家在多边场合加强协调,务实合作成为主旋律。 中国继续加强对欧洲中小企业市场的开放,同时在全球治理议题上与欧方密切配合,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非洲援助等。 在这些全球性问题上,中欧继续扮演着国际体系中的“稳定支柱”。 不过,2024年欧盟新一轮对华贸易政策评估带来一些潜在摩擦,特别是在所谓“反补贴调查”方面引发中国企业强烈不满。 尽管如此,中欧关系并未因此脱轨,而是逐渐形成了“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新常态。 如果说2023年中国的南亚、东亚邻国关系一度处于“紧绷状态”,那么2024年下半年以来,出现了一些“回暖”的信号,尤其是中印和中日关系呈现出逐步稳定的迹象。 中印两国在边境问题上的分歧依旧存在,但自2024年第二季度起,双方通过多轮军长级会谈与外交磋商,逐步恢复互信机制,并在中印边境地区缓步降温。 此外,在金砖国家框架下,两国加强经济协同与发展合作,推动多边事务协调。尽管难言“亲密”,但“管控分歧、扩大合作”的方向越来越明确。 中日关系方面,虽然日本在安全政策上明显倾向美国,并不断提升防卫支出,渲染“中国威胁论”。 但2024年第三季度以来,两国间的高层往来逐渐增多,经济界特别是企业层面对继续合作表达了强烈意愿。 中日之间在人文交流、环境保护、区域经济合作等领域呈现一定的复苏迹象,说明即便政治冷淡,经济和社会层面依旧可以成为“压舱石”。 2024年中国外交的另一大亮点,是在“全球南方”国家中的影响力持续扩大。 无论是在非洲、拉美,还是在中东、东南亚,中国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转移与农业援助等务实举措,赢得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认可。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中国在中东斡旋方面表现突出,积极推动沙特与伊朗关系的稳定,同时介入巴以局势调解工作,提升了中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存在感。 此外,金砖国家扩容、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深化、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协同等也为中国外交注入活力。 回顾2024年,中国虽处在地缘政治最为复杂的环境之中,却凭借稳定的战略定力、多边协调的能力以及在危机中的灵活应变,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从金灿荣教授所说的“弱势王朝产物”,到如今的外交自信和国际主动性,中国的角色早已今非昔比。 这个世界仍充满不确定性,但中国外交的确定性正变得日益重要。在“乱中求稳”、“稳中有进”中,中国正稳步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新道路。

0 阅读:4
凌统看趣

凌统看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