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波关税大战,占了中国最大便宜,拿走了中国最大好处的,你们猜是谁?——没错,就

寒月清辉洒落处 2025-04-10 16:48:55

这一波关税大战,占了中国最大便宜,拿走了中国最大好处的,你们猜是谁?——没错,就是新加坡,别的不说,就那10%的关税,在一众国家里就是最低一档。 当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时,新加坡外长维文的表态耐人寻味:"美国的关税政策可能促使更多国家转向中国。"这句话背后,是新加坡在关税战中精准卡位的生存智慧。 作为全球贸易依存度最高的国家(外贸总额是GDP的3倍),新加坡对美国10%的基准关税看似不高,实则是精心设计的"防火墙"。 这道防火墙的关键在于转口贸易。 2023年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901万标准箱,创历史新高,其中超过60%的货物属于转口贸易。当中国商品通过新加坡中转时,只需缴纳10%的关税,就能披上"新加坡制造"的外衣进入美国市场。 更绝的是,新加坡与美国签署的双边自贸协定中,明确规定电子、化工等核心产业享受零关税,这让中国企业找到了规避高关税的"绿色通道"。 这种优势早在 2008 年就埋下了伏笔。当年中新签署自贸协定,新加坡对中国商品全面零关税,中国也对 97.1% 的新加坡商品免税。 这相当于给两国贸易上了 “双保险”:美国加征关税时,中国商品可以先 “借道” 新加坡,利用当地成熟的金融和物流体系包装中转;而新加坡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更是畅通无阻。 2024 年三季度数据显示,新加坡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 7.5%,对美电子出口激增 68.1%,3000 多家中国企业在当地设立区域总部,就是看中了这层 “关税保护衣”。 新加坡的厉害之处,还在于把 “小国智慧” 玩到了极致。当越南、泰国在美国压力下被迫调整关税时,它却在两大国之间走钢丝 —— 既不公开反对美国,也不疏远中国,而是不断释放信号:“美国的政策可能让我们更依赖中国市场”。 这种模糊表态让两边都不敢轻易得罪它:美国需要新加坡在马六甲的地缘优势,中国需要它作为进入东盟的跳板。于是新加坡一边承接中国企业的海外研发中心,一边帮美国企业管理亚洲供应链,成了两边都离不开的 “中间人”。 对比李嘉诚的遭遇,更能看出新加坡的策略高明。当年李嘉诚撤资中国、押注英国,结果被西方以 “安全” 为由没收资产,本质是因为他放弃了根基,把命运交给别人。 而新加坡始终牢牢抓住 “离岸枢纽” 定位:作为全球 4200 多家跨国公司的区域总部,它掌控着亚洲 60% 的大宗商品定价权;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它每天处理的人民币跨境结算量占全球的 18%。 这种 “不偏不倚却无处不在” 的存在感,让它在关税战中既能承接中国的产能外溢,又能分享美国的市场需求,真正实现了 “两头吃甜头”。 现在回头看,新加坡的成功不是偶然。它用不到上海 1/10 的面积,打造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最自由的金融体系,靠的就是对 “规则缝隙” 的精准把握。 当美国试图重塑供应链时,它把自己变成 “中间节点”;当中国推进一带一路时,它主动成为 “海上枢纽”。这种见缝插针的能力,让 10% 的关税不再是简单的税率,而是一张撬动全球贸易的杠杆。

0 阅读:93
寒月清辉洒落处

寒月清辉洒落处

寒月清辉洒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