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冯玉祥开始人生最后一次倒戈,坐船回国,船上失火,冯玉祥马上丢下老婆孩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2025-04-10 15:01:49

1948年,冯玉祥开始人生最后一次倒戈,坐船回国,船上失火,冯玉祥马上丢下老婆孩子,一个人逃了,可他偏偏逃错了方向,期间他儿子发现了他,可是太胖拖不动,最后不得不出动三个水手才把冯玉祥拖出来,最后冯玉祥被浓烟活活呛死。 冯玉祥,这位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军阀,一生充满了政治立场的转变。他早年从北洋军阀起家,曾先后效忠于袁世凯、段祺瑞等人,却又在关键时刻改变阵营。1924年的"北京政变"中,他倒戈反对曹锟,驱逐了末代皇帝溥仪,这一举动为他赢得了"爱国将军"的美誉。 然而,这只是他政治生涯中众多转向的开始。由于信奉基督教并在军中大力推广,冯玉祥又被称为"基督将军",这一宗教身份常常影响着他的政治决策和行为方式,使他在军阀混战中显得与众不同。 1946年初,已经66岁的冯玉祥提出要出国考察。当时的国民政府对此颇为警惕,双方僵持一个多月后,才勉强同意他以"考察水利"的名义前往美国。这次表面上的考察之旅,实则暗藏政治动机。到达美国后,冯玉祥并未真正关注水利工程,而是密切关注着国内局势的发展。 1947年5月,冯玉祥在美国《世界日报》上发表了《告全国同胞书》,公开呼吁国共双方停止内战,提议由宋美龄等人组建联合政府。这篇文章在国内外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仅仅几个月后,他再次公开批评国民政府的暴行,并在11月发表文章直指蒋介石,称国民党政府是"中国所有腐败政府之最",预言其必将垮台。 这一连串的言论彻底激怒了蒋介石。蒋直接致电要求冯玉祥立刻回国,遭到拒绝后,便采取了一系列惩罚措施:吊销他的护照、罢免他的职位、开除其国民党党籍。 1948年初,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冯玉祥被选为常委和政治委员会主席。他一边在美国积极组织筹备革命委员会驻美分会,一边继续为中国的和平民主事业奔走呼号。同年7月,中共中央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在筹备的消息传来,这让冯玉祥萌生了归国的念头。 在苏联驻美大使的帮助下,冯玉祥登上了苏联的客货两用船"胜利号"。 1948年9月1日下午,"胜利号"刚从巴统码头驶离不久,船上气氛尚且平静。冯玉祥这几天与船上的俄国船员有了些交流,虽然语言不通,但彼此能用简单的手势表达友好。 船上还有大约310名乘客,其中不少是苏联人和各国旅客。当天中午1点左右,黑海航运局收到了"胜利号"的例行报告,船长表示一切正常,预计次日凌晨2点到达敖德萨港。 据官方报告,火灾起因是代理放映员在整理电影胶片时,机械部件摩擦产生的火花引燃了易燃的胶片。火势迅速蔓延至水手的衣物,尽管水手试图关门阻止火势,但猛烈的火焰已冲开房门,直接烧向走廊和船舱,并顺着软梯蔓延至上层甲板。 当火灾警报响起时,船上立刻陷入一片混乱。冯玉祥正在自己的船舱休息,听到喊叫声后立即意识到情况危急。 然而,浓烟弥漫中,冯玉祥对船只结构不熟悉,加上烟雾遮蔽了视线,他竟然走向了与安全出口相反的方向。不是朝着甲板上去,而是向船舱深处前进。 此时的"胜利号"上,船员们正在紧急组织救援。一些船员已开始将妇女和儿童送上救生艇,但通往驾驶室和电台室的通道已被大火封锁,值班报务员甚至来不及发出求救信号,船长也无法使用备用设备求救。 在混乱的救援过程中,冯玉祥的儿子一直在寻找父亲。当他终于在一个烟雾弥漫的船舱角落发现父亲时,冯玉祥已经呼吸困难,却仍试图向前移动。由于冯玉祥体型肥胖,儿子独力无法将他搬动,只好大声呼救。 三名苏联水手闻声赶来,合力试图将冯玉祥拖出危险区域。然而,船上的火势已经失控,浓烟不断涌入狭窄的通道。水手们拖拽冯玉祥的进度极为缓慢,而氧气却在迅速消耗。最终,在即将到达相对安全区域时,冯玉祥因吸入过多浓烟而窒息身亡。悲剧的是,他的女儿同样没能逃出这场灾难,与父亲一同永远留在了黑海上的这艘燃烧的船只。 火灾发生后,关于"胜利号"惨案的调查由苏联方面主导,但结果却充满争议。船上发现的那些能够燃烧并散发蓝色高温火焰的奇特石块,至今仍是个谜。 更令人生疑的是,"胜利号"的无线电在火灾发生前就已中断,而且最先受火情牵连的恰好是那些与对外求援有关的关键区域。这些巧合难以用单纯的意外来解释。更为诡异的是,美国广播台报道"胜利号"火灾的时间竟早于事故实际发生时间,这一点从未得到合理解释。

0 阅读:106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