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3月,国民党中将刘戡、严明的尸体被送到西安,胡宗南看到后失声痛哭,但事后却将兵败的责任推给了刘戡。 刘戡1906年出生在湖南醴陵,家里穷得叮当响,战乱还多,小时候日子过得苦不堪言。他从小就立志当兵,觉得只有扛枪才能闯出一条路。1924年,他考进黄埔军校第一期,跟徐向前、陈赓这些人做了同学。在学校里,他脑子活、枪法准,战术课上老被教官表扬。毕业后,他参加北伐战争,打了好几场硬仗,升得很快,成了国民党军里的年轻骨干。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戡彻底火了。1937年,他带兵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又打徐州会战,次次冲在前面。徐州会战时,他守阵地守得死硬,一颗炮弹炸过来,碎片崩了他的右眼,血流了一脸,他还是咬牙指挥到最后。后来右眼瞎了,装了个假眼珠,从此得了个“独眼将军”的名号。抗战八年,他带兵跟日寇拼了无数次,荣誉拿到手软,连蒋介石都夸他能打。 抗战胜利后,刘戡被调到西北,升任整编第二十九军军长,负责守西安。他这人跟别的国民党将领不太一样,对共产党没那么仇视,甚至偷偷给八路军送过物资。这事在国民党内部是大忌,他也因此跟顶头上司胡宗南关系有点僵。他想在国共之间找条中间路,可那时候的局势,哪有他喘气的地方。 1948年初,国共内战打得正凶,西北战场成了拉锯战的主场。国民党占了延安,想站稳脚跟,共产党这边彭德怀却憋着大招,要翻盘。宜川这个地方,离黄河不远,位置太关键,彭德怀看准了,决定拿它做饵,搞个“围点打援”。他派小部队骚扰宜川守军,逼国民党出援兵,然后在半路埋伏好主力,等着把援军一口吃掉。 胡宗南这边接到宜川守军求救,脑子一热,觉得共军没啥大能耐,肯定打不出什么花样。他直接下令刘戡带整编第二十九军去救。刘戡接到命令,心里直犯嘀咕。他打仗这么多年,鼻子灵得很,觉得共军在侧翼晃来晃去的,肯定有埋伏。他跟胡宗南建议换条路走,可胡宗南压根不听,硬逼着他上。刘戡没办法,只能带着部队往彭德怀挖好的坑里跳。 2月28日,刘戡的部队走到瓦子街,彻底中招。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五个纵队,兵力好几万,像铁桶一样把刘戡围死。战斗打了两天两夜,第二十九军拼得血流成河,可人少打不过人多,部队乱成一团。3月1日下午,指挥部被攻破,大部分人都投降了。刘戡带着几个亲信突围,跑到丁家湾,眼看跑不掉,掏出手榴弹把自己炸了,死得挺惨。严明是他的副手,也一块儿阵亡了。 这场仗打完,国民党五个整编旅,2.8万人,全军覆没,连个跑掉的都没有。彭德怀高兴坏了,说这是西北战场上最大的一场胜仗。宜川丢了,胡宗南的计划全泡汤,西北的仗从这时候开始不好打了。 宜川战役一输,西北的局势彻底变了样。国民党主力被干掉一大块,延安守不住了,西安也开始晃悠。共产党这边士气大涨,解放大西北的脚步一下子快起来。这仗不光是输了人,还输了心,国民党兵看到连刘戡这样的老将都死了,个个心凉半截。 刘戡的尸体被送回西安,胡宗南一看,眼泪哗哗地流,当场哭得站不稳。底下人还以为他真有多伤心,可没几天,他就变了脸,说宜川输得这么惨,全是刘戡指挥不行,跟自己没半点关系。这话一出,部队里炸了锅。好多人私下骂,说刘戡明明是听命令去的,胡宗南自己判断失误,还好意思甩锅给死人。胡宗南在蒋介石跟前得宠,谁也不敢当面顶他,事情就这么压下去了。
1948年3月,国民党中将刘戡、严明的尸体被送到西安,胡宗南看到后失声痛哭,但事
风城春史呀
2025-04-10 13:53:16
0
阅读: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