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王全安筹拍《白鹿原》,想到妖娆的“田小娥”一角,王全安第一时间给汤唯打电话:“只要你来演女一号,片酬随便开!”可汤唯说不拍激情戏,气的王全安直接挂断了电话!
陈忠实历时4年,创作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更是荣获中国茅盾文学奖,奠定了他文坛领袖的地位。鲜为人知的是,陈忠实为打造这部长篇巨制,品尝了太多的苦涩与艰辛,可以说《白鹿原》是他蘸着血泪写成的。
1993年,《白鹿原》单行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一时间洛阳纸贵,万民争睹《白鹿原》,并给予高度评价。
多年下来,这部小说总印数超过了600万册,成为纯文学小说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1998年,《白鹿原》荣获第四届中国茅盾文学奖。
于是,王全安便有了将《白鹿原》搬上荧幕的想法。一开始,他将目光投向了汤唯,认为她非常符合田小娥这个角色,如果由她出演一定会大受欢迎,于是,王全安立马联系上了汤唯。
陈忠实用自己的笔,把自己写得泪流满面。白鹿原里女人众多,而最有血有肉的就是田小娥,她是这里的灵魂人物,也是小说里最重要的一个角色。
但汤唯提了一个要求后,王全安果断拒绝并挂了电话!
原来,在汤唯读过剧本后,她对王全安说:“拍可以,但是里面涉及大尺度的戏份我得用替身。”听完这话,王全安心凉了半截。
两人关于田小娥这个角色二人聊了很久,但汤唯自拍完《色戒》后坚持使用替身,王全安也理解汤唯当时的顾虑,汤唯自己也担心这些镜头会再次影响自己的事业。
确实,为了忠实表现出人性,书中加入了大量有关性的描写,在原著中对田小娥的性描写尺度也十分露骨,而这也是外界对《白鹿原》一书评价褒贬不一的原因之一。
《白鹿原》的故事中,最有灵魂的一个人物就是田小娥。陈忠实塑造了田小娥这个人物,目的就是为了释放心中的压抑和欲望。
当初为了搜集素材,他走访了很多老人们,听他们讲以前的故事。在翻阅白鹿原县志时,陈忠实看到了,令他万分惊讶的记载。
20多卷的县志,竟有5卷是“贞妇烈女”的事迹。
故事很雷同,无非某某氏15岁出嫁,16岁生子,17岁丧夫,辛辛苦苦,独自养大孩子,侍奉公婆,终其一生守节,死后得了一个贞节牌匾,挂在门头。
让陈忠实震撼的是,翻到后面,没再看到任何事迹记载,而是一个个贞妇烈女的名字,密密麻麻,竟有几卷。看着这刺眼的“荣誉”,陈忠实心里说不出的悲凉。
那些名字,曾经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而她们被道德束缚,煎熬一生,受尽委屈,最后得到的,只是一块牌子,一个冰凉的名字。
心痛之余,陈忠实脑海中,渐渐形成了《白鹿原》的经典人物一一田小娥。
《白鹿原》中,陈忠实笔下详细记述了田小娥和4个不同男人之间的男女之事。还有白嘉轩娶仙草洞房;白孝义媳妇借种生子等等经典情节,让人直呼精彩。
田小娥是一个不幸的女人,跟几乎所有传统女人一样无法掌握自己命运。她的父亲为了攀结郭家举人,竟然把她嫁给了一个老头子做小妾。如花似玉的田小娥,从此开始了耻辱而不幸的一生。她就像一个工具,毫无尊严可言。
黑娃来到了老举人家做长工之后,田小娥主动与黑娃走到了一起。陈忠实在《白鹿原》中对田小娥和黑娃之间的事进行了详细描写,突出了田小娥在久经压抑后的大爆发,以及黑娃身上带有的野性力量。
后来黑娃沦陷,为了救黑娃,田小娥落入了鹿子霖的陷阱中。鹿子霖表面上很正直,实际上却是个阴险狡诈的老色鬼。他竟然利用小娥,将她作为对付白嘉轩的工具。
狗蛋儿事件之后,田小娥在白嘉轩的主持下被全村的人轮流折磨。之后,田小娥又在鹿子霖的教唆下引诱了白孝文。最终,田小娥惨死在公公鹿三的手上。
为了写好《白鹿原》,陈忠实曾踏遍陕西多个县城访问,翻阅几十个县的史料,耗费数年才完成这部著作。
然而《白鹿原》在竞选茅盾文学奖时,中国作协书记翟泰丰提出批判:“书中记述了那么多低俗的男女之事,如果不修改,直接投反对票”。
这一言论给陈忠实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导致他不得不删掉4万字精华,以获得评选资格。然而,这个决定让陈忠实非常痛苦。
因为他认为这些被删减的内容是整本书的灵魂所在。他觉得自己为了迎合别人的要求而牺牲了自我,放弃了自己的文学原则。
陈忠实生前,一直都对此事耿耿于怀!
庆幸的是,当初陈老留存了原稿。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包容,未删版的《白鹿原》得以顺利出版,原汁原味保存了手稿状态,还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大学生必读系列。
陈忠实用他朴实的文字,把中国近代民族的变迁,人性的黑白面刻画得淋漓尽致。
《人民日报》曾刊文盛赞《白鹿原》:“该作超越了简单的阶级斗争模式,以宽阔的历史视野观照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以幽深的文化眼光打量历史行程中的各色人物,这是一部史诗般的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