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北京一女子卖掉唯一房产,换370万给海归儿子买婚房,并搬去跟儿子同住。女子经常跟儿媳吵架。儿子为维护妻子,在一次剧烈争吵后搬出去,断绝与女子联系。直到3年后,儿子为解决孩子上学问题,让外婆找女子,让女子搬出去。女子要求儿子归还370万购房款,岂料儿子却说母亲给儿子买房天经地义,是母亲自愿赠与行为。女子将儿子起诉至法院,法院判决结果让人意外。 “我卖了养老房给你成家,现在你连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都不给我,良心被狗吃了吗!房子你想要可以,必须把买房钱还给我”杨爱芳(化名)愤怒地对儿子说道。 杨爱芳独自拉扯儿子杨明(化名)长大,好不容易盼到儿子留学归来,又为他的终身大事操碎了心。 因为儿子结婚需要婚房,杨爱芳就卖掉了自己唯一的房产,将370万的卖房钱一分不少地转给儿子,帮他在通州购置了婚房,房产证上只写了儿子的名字,满心期待着未来能和儿子儿媳幸福的生活。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自从搬去和儿子儿媳同住,婆媳之间的矛盾却让她觉得非常的头疼。从饭菜的口味,到日常的生活习惯,每一件小事都能引发激烈的争吵。 而儿子杨明,每次都毫不犹豫地站在妻子那边,指责母亲的不是。终于,在一次剧烈的争吵后,杨明一怒之下带着妻子离开了这个家,还拉黑了杨爱芳的所有联系方式,这一断联,就是整整三年。 三年后的一天,杨爱芳通过母亲得知儿子联系她了。本以为是儿子回心转意,可没想到,儿子是为了解决孩子上学问题,要求杨爱芳搬出去。 更让她心寒的是,儿子坚称这370万是母亲自愿赠与,无需归还。杨爱芳彻底绝望了,她决定拿起法律武器,将儿子起诉至法院,要求他返还购房款。 在法庭上,双方各执一词。杨明认为,父母为子女购置婚房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自己从未有过借款的意思,这370万理应属于赠与。而杨爱芳则表示,自己卖掉房子后已居无定所,儿子不仅未尽赡养义务,还如此对待自己,实在让人心寒。 最终,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虽然杨明主张款项为赠与,但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相反,杨爱芳卖掉唯一住房后生活困难,儿子又长期与她断绝联系,从公平和情理的角度出发,将这笔款项认定为借贷更为合理。于是,法院判决杨明需返还母亲370万购房款。 这起案件并非个例。在北京,还有一位张阿姨(化名),卖掉自己600万的学区房,帮儿子成家立业,却被儿媳赶到地下室居住;郑州的李阿姨(化名),为儿子买车买房,生病时却被儿子儿媳嫌弃,拒之门外。 据北京东城区法院的数据显示,近三年来,“亲子借贷纠纷”案件数量激增40%,背后都是父母倾其所有却被子女抛弃的心酸故事。 这起事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有人指责杨明忘恩负义,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大,还为他付出了全部积蓄,他却如此对待母亲,实在是不孝;也有人反思,父母在给予子女经济支持时,是否应该提前明确款项的性质,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这也提醒了我们亲情不是理所当然的索取,父母的付出需要得到尊重和回报。在面对利益和亲情的抉择时,我们应该多一份感恩,少一份自私,别让金钱寒了亲人的心。 信源:
订婚之日,未来婆婆赠予一张70万元的银行卡,作为购房款项。然而,婚后选定房产,准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