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茅盾望着身材丰腴妩媚妖娆的秦德君,当即想要一亲芳泽,没想到秦德君气吐

裂谷长河娱乐 2025-04-10 11:51:34

1928年,茅盾望着身材丰腴妩媚妖娆的秦德君,当即想要一亲芳泽,没想到秦德君气吐如兰,软声细语在他的耳边说了一句话,我要你离婚! 茅盾,1896年出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从小在书香门第长大,十岁就能背《论语》,邻里都说他是个小秀才。后来考进北大预科,又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干过编译,接触了不少西洋文学,眼界大开。1920年,他和朋友搞了个文学研究会,第二年接手《小说月报》,成了现代文学圈里的大人物。可惜,婚姻这块儿不太顺。他跟孔德沚是父母包办的婚事,孔德沚不识字,家里冷冷清清,俩人没啥共同语言。茅盾试着教她认字,折腾半天也没啥进展,慢慢就没了耐心。这日子过得憋屈,他心里早就想找个能懂他的人。 秦德君呢,1904年出生在四川成都,家里不算富裕,但她从小就倔强。1919年,她因为闹学潮被学校开除,学业断了。后来在报社找了个校对的活儿,却被编辑穆济波纠缠,没辙只好嫁了。这段婚姻让她受尽委屈,最后她跑去苏联学了几年,回来后一心扑在革命上,性格也更硬气了。 1928年,茅盾和秦德君在上海陈望道家碰上了。那时候蒋介石刚搞完“四·一二”,到处抓人,俩人都上了通缉名单。陈望道出主意,让他们一块儿去日本躲躲。船上没啥事儿,俩人聊了不少,茅盾说了自己婚姻的不顺,秦德君也讲了过去的糟心事。聊着聊着,俩人就有了点感觉。 到了日本,秦德君进了东亚预备学校学日语,茅盾就在附近租了个小屋子。白天她上学,他写稿子,晚上俩人一块儿散步,聊聊文学和理想,感情越来越深。秦德君还给他不少灵感,像《从牯岭到东京》这篇,还有《虹》里那个梅女士,都有她的影子。那年秋天,茅盾写完稿子兴奋得跑去找她,俩人感情到了顶点。可就在这时候,秦德君冷不丁地说了句:“我要你离婚。”茅盾愣了,点头答应了。 1929年,日本开始查留学生,俩人只好回上海。回来后,他们住一块儿,日子甜了一阵子。可现实没那么简单,秦德君老催他离婚,茅盾却拖着没动静。后来秦德君怀了孕,正犹豫咋办,孔德沚找上门来,指着她鼻子骂她破坏家庭。茅盾在一边啥也没说,秦德君心凉了半截。孔德沚走后,有人瞧见茅盾还陪她上街,俩人肩并肩,跟没事儿似的。 秦德君气得不行,又一次打了孩子。茅盾跑来说,再给他四年攒钱,跟孔德沚离。秦德君心软,点了头。可四年过去,茅盾回家次数越来越多,跟她联系却少了。到最后期限,她才看明白,这男人压根没想离。她一狠心吞了两瓶安眠药,幸好朋友及时发现,把她救回来。 从那以后,秦德君把心思全放革命上了,再不提茅盾。茅盾呢,文学上混得风生水起,成了大作家。1981年他去世,治丧的人请秦德君去葬礼,她冷笑说:“我跟他算啥关系?站他灵前算啥身份?”晚年她写了本《火凤凰》,把这段往事抖出来,说真相不能埋没。 这段感情里,茅盾有才华也有软弱,拖着不离婚,既想要爱情又舍不得家庭,最后啥也没抓住。秦德君呢,敢爱敢恨,可也吃了不少苦。她要求离婚,不是无理取闹,是想有个名分,可惜等来的是一场空。俩人都是那个年代的缩影,理想高远,现实却一地鸡毛。 说到底,这事儿没谁对谁错。茅盾的婚姻早就不像样,可离婚在当时不是小事儿,社会压力、家庭脸面,都得掂量。秦德君想要个结果没错,但她低估了茅盾的犹豫。俩人性格不同,想法不同,结局也就只能这样。 后来有人问,茅盾为啥不离?其实他不是不想,是不敢。名声、地位、家里的老观念,哪样都放不下来。秦德君为啥非要他离?因为她受够了没名没分的日子,不想再委屈自己。可惜,时代不同,想法再好也撞上了墙。 这段往事听着挺唏嘘,俩人都有自己的苦,也有自己的坚持。茅盾后来的作品里,多少带了点这段感情的影子,秦德君的革命路也没停下脚步。爱情没成,可他们都在各自的路上走出了名堂。

0 阅读:0
裂谷长河娱乐

裂谷长河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