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专案组抓捕赖昌星,没想到有人做内鬼通知赖昌星逃到加拿大,经排查内鬼有两人,一人是公安局长,另一人也身居高位。 2000年,山西灵石县县长耿彦波要调走的消息传开,老百姓个个高兴得不得了,有人甚至抬出三个大花圈,欢天喜地地送他离开,像在赶走个不受待见的家伙。可没过几年,这些人却开始后悔得直拍大腿,觉得自己当初瞎了眼。 耿彦波,1958年11月生在山西和顺一个普通农民家里。1976年,他在和顺县委通讯组干起了基层活儿,跑腿送信、整理材料,啥都干。1981年入了党,又在1983到1985年去山西大学中文系读了个专科。学成后,他进了晋中地委办公室,从小干事干到副主任,一步步扎实往上走。1993年,他调到灵石县当县委副书记,1995年升县长,开始管全县的事儿。 灵石县在山西中部,经济底子薄,但文化资源不少。王家大院就是个宝贝,明清时候的民居建筑群,砖雕精美,格局讲究,可惜年头太久,早就破得不成样。耿彦波上任一看,觉得这地方有戏,修好了搞旅游,能给县里带来大发展。可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反对声就铺天盖地。 修王家大院得花大钱,县里穷得叮当响,哪来的资金?老百姓担心钱扔水里没个响,还有人觉得耿彦波就是瞎折腾,反正他早晚得走,留下个烂摊子谁管?可耿彦波不这么想,他认定这是条路,就铁了心干下去。 为了凑钱,他跑断了腿,去省里求支持,拉企业来投资。好不容易,1997年8月工程开了工,2000年6月总算修完了。王家大院占地5万多平米,修好后气势恢宏,看着就让人眼前一亮。可就在这节骨眼上,耿彦波接到调令,要去晋中市榆次区当区委书记,离开灵石县。 2000年3月,他要走的消息一出,灵石县的老百姓炸开了锅。有人在街上摆了三个大花圈,欢呼着送他走。花圈这玩意儿平时是送死人的,这回却被拿来表达不满,像在说“赶紧走吧,别祸害我们了”。耿彦波没多吭声,低调地收拾东西去了新岗位。 他走了,王家大院却没闲着。2002年,这地方正式开门迎客,游客来得越来越多。几年下来,名气大了,收入也上去了。到2018年,王家大院一年接待182万人次,旅游收入4300多万。周边村民跟着沾光,开农家乐、旅馆,日子过得比以前红火多了。 这时候,老百姓坐不住了。看着旅游带来的好处,他们才反应过来,当初耿彦波干的事儿是对的。他不是瞎折腾,是真有远见。可当初咋就那么不待见他呢?有人开始嘀咕:“早知道这样,干嘛送花圈啊,真是糊涂。”后悔归后悔,耿彦波早就不在灵石了。 离开灵石后,耿彦波仕途没停。他先在榆次当区委书记,后来又干了大同市市长、太原市市长。每到一个地方,他都干得有声有色,比如修榆次老城、搞大同古城规划,总想着给老百姓留点啥。如今他退下来了,可在灵石县的故事还被人提起,成了当地的一个传说。 这事儿说白了,耿彦波在灵石县的日子,就是个眼光和误解的较量。他看准了路,顶着压力干,结果证明他没错。可老百姓一开始不买账,等明白过来,人早就走了。这也挺接地气,现实里不就这样吗?干事儿的费力不讨好,等效果出来才有人念好。 再说耿彦波这个人,他不是那种光说不练的官。从基层爬上来,干啥都实打实。王家大院这事儿,搁别人可能早就放弃了,可他硬是扛下来了。老百姓送花圈的时候,他没撂挑子,也没抱怨,说明这人心里有数,干活 份儿活儿干得漂亮,能扛事儿。 当然,反对他的声音也不是没道理。县里钱紧,修王家大院风险确实大,万一游客不来,钱真就打了水漂。可结果证明,耿彦波赌对了。灵石县靠着旅游翻了身,老百姓生活好了,这比啥都有说服力。
1999年,专案组抓捕赖昌星,没想到有人做内鬼通知赖昌星逃到加拿大,经排查内鬼有
运赛过去
2025-04-10 11:14:40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