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排球中国女排中国体育报:筑牢排球发展根基后备人才培养有措施本报记者

芬梨道 2025-04-10 10:48:49

中国排球中国女排中国体育报:筑牢排球发展根基 后备人才培养有措施

本报记者 苏畅 周圆

  2024年,国家女排青少年队参加了6项国际赛事,获得5项冠军,其中女排少年队夺得U17世锦赛冠军,国家男排少年队历史上首次获得U18亚锦赛冠军,‼️体现了国家体育总局排球中心和中国排协狠抓后备人才培养的积极成果。‼️筑牢青少年排球发展根基,将是中国排球能否更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4月8日在京召开的联赛总结暨新周期工作会上,总局排球中心和中国排协对于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措施。

  据介绍,总局排球中心和中国排协近年来通过推动青训大纲修订、创建青训中心、坚持组织全国青年队大集训、后备人才训练营,包括将青年队纳入联赛体系等措施,推动建立具有中国排球特色、科学合理的青少年培养体系,取得一些收效,但距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存在差距。总局排球中心和中国排协将在未来的工作中深入调查研究,通过政策和竞赛杠杆推动基层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力度。也希望地方排球主管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加大后备人才培养支持力度,源源不断地培养出身体素质优秀、基本功扎实、技战术水平突出的青少年运动员,为排球振兴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

  在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方面,总局排球中心和中国排协将着力提升基层队伍训练质量和训练水平,挑选条件较好,有培养价值的尖子运动员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在每年国家队集训的同时,按照国家队输送标准组建各级梯队,在中国排球学院(青训中心)组建更小年龄段的后备人才集训队进行较长时间集训,遵循训练规律,狠抓训练质量,练好基本功和基本技术,有效提升身体素质,为运动员的进一步提升打好基础,为国家队储备精英后备人才库。总局排球中心和中国排协还将推动建立科学合理的教练员准入机制,加强对教练员的培训考核,积极推进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基层教练员的培训,提高教练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并以竞赛为杠杆,通过赛事设置和特殊规定,尽可能解决目前存在的“拔苗助长”和“早期专位化”的问题。新周期,总局排球中心和中国排协计划在一定年龄段以下的比赛加强举措,强化基本技术和专项技术的训练,避免运动员“偏科”现象。计划在青少年赛事中加入技术评定和体能评定作为参赛门槛,促进青少年运动员的技术训练和体能训练。

  据了解,总局排球中心和中国排协也正在研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分级管理办法,以专业运动员培养输送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分级依据,将赛事资源、运动技术等级评定、教练员培训以及其他相关资源向这些为专业队培养输送人才的基地倾斜,鼓励培养输送合格人才。

0 阅读:32
芬梨道

芬梨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