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3月15日,几乎夷平了整个寺院,200多和尚不幸罹难,宝贵的经文也付之一炬,这场浩劫的起因究竟为何?少林寺为何会遭此劫难?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少林寺作为中国佛教的代表,一直都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形象。而且给所有人传达的一个表象都是慈悲为怀,至于真实的内心是什么,并没有人能够看清。如果少林寺真的像他们所说的慈悲为怀,与世无争。
那如果有人放火烧少林寺,甚至屠杀和尚似乎听起来是人神共愤的事情,但事实的真相难道真的是这样吗?真正放火烧少林寺的其实是石友三,只是因为石友三是冯玉祥的手下,因此很多人都将火烧少林寺的这件事情搬到了冯玉祥的头上。
其实探寻石友三这么做的真相,是他为了泄愤或者是为了报复。那少林寺又究竟做了什么事情能够让石友三的内心如此愤怒,乃至于直接放火烧少林寺。
佛教讲究因果这件事情如果真的论起来,因果其实要从少林寺的上一任方丈恒林开始说起。当时由于在各个地方作案的土匪数量非常多,而官府的力量有限,再加上许多地方都存在腐败的现象,老百姓的安全是没有办法得到保障的。
作为少林寺方丈的他是他觉得自己是有责任守护一方百姓的,所以这时候他挺身而出站出来,后来就被县府任命成为少林寺保卫团团总。
虽然起初保卫团的性质是一个民间组织,但是毕竟也算是有了官府身份了。有了这个身份之后就可以大肆的购买许多的刀枪,同时也可以名正言顺的训练僧兵,当时的时间是1912年前后。
后来恒林就带着僧兵不断的和土匪战斗,而且由于僧兵打起来是比较英勇的,再加上吃的饱,所以每次都能够打胜仗。一时之间名气就打了出来,甚至当时很多土匪听到恒林的名头都感觉到非常的害怕,少林寺周边的地方,当时的土匪根本就不敢去。
有了这种功绩之后,当时的河南省政府给予少林寺很多的表彰。其实一直是截止到现在,少林寺的种种行为还是比较正常的,毕竟看见老百姓受苦之后主动站出来伸张正义是说得过去的。
但是自从恒林死了之后,他的弟子妙兴接了他的位置,一切事情就开始出现了转变。妙兴后来带着更多的人,在打仗的过程当中缴获了很多的物资,他们的少林寺内部的枪支和弹药变得越来越多,这时候整个少林寺的力量是非常强的。
当这股力量逐渐成气候的时候,就会引起其他人的关注,首先关注到少林寺这股特殊力量的是张玉山,对方是吴佩孚的手下。张玉山的手下就出面,开始极力拉拢妙兴,给他许诺了一个团长的头衔。
妙兴没有经住诱惑,担任了团长的职位。这时候少林寺最初成立保卫团的初衷已经发生了变化。妙兴跟着吴佩孚开始进行了许多大战,参与到了当时和冯玉祥争夺地盘的大乱战当中。
这时候的保卫团已经几乎成为了真正的军人,按照上级的命令形式,只要命令下来,不管是打谁都会奋不顾身的顶上去,甚至在当时打仗的时候,吴佩孚下面的部队有时候直接就将司令部放到少林寺当中,少林寺似乎已经成了兵家重地。
至于为什么和石友三结仇,由于石友三在追击的过程当中被少林寺阻击,由于少林寺的阻拦破坏了石友三的重要计划,所以当石友三再次来到少林寺的时候,内心当中的愤怒可想而知。
在这种情况下,石友三直接下令一把火烧了少林寺。其实佛教总说种因得因种果得果,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因果,可能在少林寺的保安团逐渐偏离最初初衷的时候就已经彻底种了下来这个因果。
如果少林寺真的超脱于物外,大概率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之所以最后会变成这样,可能也是由于少林寺本身的想法和内心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果真的想要追名逐利,想要建功立业,那么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一点都不意外,或者说是必然的。
毕竟一将功成万骨枯,在中国历史当中流明的千古名将确实有,但是牺牲在战场上的将领则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