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西安,贾平凹和妻子,在书房中留下的一张生活照,虽然他的长相不出众,身材也不好,但他的妻子却是一位“女神”级别的人物,不仅身材高挑,气质也非常的出众。 1992年的西安,古城的冬日寒意正浓。在贾平凹的书房里,一张照片定格了那个特殊时刻:朴实无华的贾平凹坐在书桌前,高挑气质的韩俊芳站在一旁。照片中,贾平凹戴着眼镜,看上去有些憔悴,而韩俊芳则如一株亭亭玉立的水芦苇,明媚而忧伤。谁能想到,就在这张照片拍摄后不久,这对相伴十三年的夫妻就走向了婚姻的终点。 若将时光倒转到1976年,西安的一个普通日子,那时的贾平凹还只是陕西人民出版社《长安》文学月刊的一名编辑,住在单位分配的六平米小房间里。那天,经过初中同学的引荐,他见到了韩俊芳。"韩俊芳已经出落成一个高挑漂亮的大姑娘,但依稀有以前的影子,贾平凹一眼就认出了她。"这位比他小三岁的姑娘,中学毕业后考入陕西省丹凤县剧团,是一名专业的秦腔演员。 贾平凹当时憨厚土气,个头不高,长相平平,又是农村来的,城里姑娘大多看不上他。但命运似乎格外眷顾这位日后的文学巨匠,韩俊芳竟对他产生了好感。两人开始了通信往来,贾平凹发挥他的文字特长,三天两头给韩俊芳写情书。"他文笔优美,感情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韩俊芳的爱。"结果韩俊芳被他的才华打动了。 1978年,两人订婚时,韩俊芳想要一块手表。贾平凹去商场一看,一块表要120元,他根本买不起。机缘巧合下,他从杂志社的一位电工那里,用30元买下了对方戴了一年多的手表,看起来还像新的。将手表送给女友后,韩俊芳非常高兴,直到她得知手表是别人戴过的,顿时生气了,逼贾平凹将手表退回去。这件小事也预示着韩俊芳性格倔强,不是那么好驾驭的一面。 1979年元月,贾平凹与韩俊芳在西安领取了结婚证。婚后,在贾平凹的帮助下,韩俊芳被调入陕西省文联工作。同年11月,他们的女儿贾浅浅在西安降生。为了支持丈夫的创作,韩俊芳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在家里走路蹑手蹑脚,连咳嗽都要压低声音。洗菜时担心水流声太大,她就用布将水龙头包上。女儿一哭闹,就将她抱到院子里,直到哄睡后才回家。 贾平凹熬夜写作消耗很大,韩俊芳总是给他煮两个鸡蛋,或冲一杯麦乳精提神。这段时间,贾平凹创作了《浮躁》《商州》两部长篇小说,其中《商州》获得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在全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然而婚姻的裂痕却在不经意间出现了。贾平凹喜欢接济农村的穷亲戚,但韩俊芳对此颇有微词。更糟糕的是,1990年,韩俊芳在贾平凹的办公室意外翻出了他与王女士互写的十多封信。尽管贾平凹解释这只是精神交流,但这成了扎在韩俊芳心里的一根刺。 1992年11月17日,一个对贾平凹而言意义深远的日子,他的挚友、被誉为"陕西三杰"之一的路遥因肝癌离世。站在路遥的灵柩前,贾平凹泪流满面。他与路遥有太多相似点:同样出身农村,靠自己奋斗进城,都生了一个女儿,婚姻生活都不和谐。更令贾平凹心痛的是,路遥在病床上挣扎时,妻子竟逼他签字离婚。贾平凹曾患过肝炎,肝脏不好,想到自己的婚姻危机,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11月21日,韩俊芳也参加了路遥的葬礼。回家路上,夫妻俩谈起路遥的前妻,观点大相径庭,再次发生激烈争吵。五天后的11月26日,他们在西安办理了离婚手续,结束了十三年的婚姻。离婚时,贾平凹将家里的房子和不多的存款都留给了前妻和女儿,自己净身出户,搬进了单位分配的单身宿舍。 朋友们看到两人都有共同的女儿,便尝试撮合他们复婚。韩俊芳同意复婚,但提出条件:要求丈夫不要与异性接触,少与远亲来往。对于一位需要广泛接触生活以获取创作素材的作家来说,这是不可能接受的条件。就这样,两人彻底各奔东西。 1993年,贾平凹出版长篇小说《废都》,却遭到多方评判,小说一度被禁止销售。婚姻的不幸,事业的挫折,一下子将他击垮了。他病倒在床,被同事送到了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在这最低谷的时刻,命运给了他一个转机。 护士郭梅很崇拜贾平凹,对这位孤独的病人照顾得无微不至。郭梅是西安人,比贾平凹小17岁,身材曼妙,是西安模特队的一名业余模特,气质出众。住院期间,她不仅从医院食堂为贾平凹打饭,还从家里带水果给他吃。半个月后贾平凹出院了,却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郭梅,便向她求爱。郭梅对父母说:"贾平凹很有才华,我崇拜他。他现在离婚了,生活很不好,我只想好好疼他爱他,即便你们不同意,我也要与他结婚。" 1996年10月,贾平凹与郭梅在西安再婚。1997年,他们的女儿贾若若降生,45岁的贾平凹再做父亲。郭梅婚后虽然辞职在家,但充分给予贾平凹精神自由,从不干涉他与同性或异性交往。在这样的婚姻滋润下,贾平凹创作了《秦腔》《高兴》《古炉》《老生》《暂坐》等多部长篇小说,成为当代最炙手可热的作家之一。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5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