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原来是以一道菜命名的城市
绍兴最早叫会稽,是大禹给起的名字。大禹治水告成,在绍兴境内的茅山会集诸侯,计功行赏,把茅山改成“会稽”。
春秋战国时,这里是越国都城。祖龙一统天下后,把这里改成会稽郡。
东晋永和九年,时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名士及亲朋共42人,在会稽山阴之兰亭聚会野餐、写诗文37首,汇总成《兰亭集》,王羲之酒后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
一直到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赵构经历了金人的搜山检海,金兵撤退后从海上回到越州,他不敢回建康,干脆就留在这里,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下诏从建炎五年正月起改元绍兴,并升越州为绍兴府。
自此之后,会稽逐渐退出历史,绍兴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称。
其实绍兴能讲的太多了,但是因为赵构名声不好,太怂了,他命名的城市名称总的来说不是啥宣传的点[允悲][允悲][允悲]
食春是独属于中国人的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