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销声匿迹的陈公博,被意外找到后准备处决,不料他在临刑前,竟强烈要求用日本天皇赠送的旭日大绶章随葬,见他死不悔改,行刑人员怒不可遏。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一直充当日军爪牙的陈公博,隐隐感到末日来临,他深知自己为虎作伥,曾给国家与民众带来深重灾难,罪行罄竹难书。毫不夸张地说,每个爱国人士都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因此他很快销声匿迹。
为了尽快将陈公博这样的大汉奸绳之以法,负责抓捕的军警们,几乎将他可能躲藏的地方,全都翻了个底朝天,出人意料的是,陈公博就像突然人间蒸发一般,怎么找都找不到,想不到他躲藏的功底如此深厚。正当大家百思不解时,南京方面偶然截获了一封特殊的电报。
破译电报的内容后,技术人员很快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立刻将其上报,何应钦得知详情,不禁怒火中烧,想不到日本都已经战败投降了,陈公博还不知悔改,不但在日本人的帮助下,悄无声息地乘坐专机逃往日本躲避,还试图通过电报联系岗村宁次。
难道陈公博觉得日本人还能保他一辈子不成?何应钦怒不可遏地要求日本人,立刻交出陈公博,否则后果自负。原本不可一世的日本人,此时已彻底失去了反抗的勇气,他们现在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怎会为了一个区区汉奸自找麻烦。
不出所料,日本人不敢违背中方要求,毫不犹豫地将失去利用价值的陈公博交了出来,当陈公博被押解回国时,老百姓们恨不得将所有的烂菜叶与臭鸡蛋都砸给他,场面十分壮观,可见陈公博之流,往日里作威作福,给老百姓们留下了多么大的心理创伤。
不过身在狱中的陈公博,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他洋洋洒洒地写了上万字的自白书,为自己辩解,看来他是准备一条道走到黑了。事实上,此时的陈公博并不好过,虽然他想方设法为自己开脱,但是他所做过的事,一桩桩一件件,大家都记得一清二楚,不是一封自白书就能蒙混过关的。
当然了,陈公博也知道自己的下场不会太好,因此吃不好睡不着,每日如坐针毡,他甚至梦到了自己即将被押赴刑场处决,一时间吓得汗如雨下,从梦中惊醒后,默默地坐到了天亮。显然,他的内心深处,还是非常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到底是对是错,只是嘴硬不肯承认。
没过几天,陈公博被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的罪名判处死刑,将于1946年6月3日上午行刑。为了防止陈公博提前自行了断,工作人员并没有将具体行刑日期告诉他,直至行刑前,陈公博拿到了“死刑执行状”,他才恍然大悟,这一天就是他的末日。
自知在劫难逃,陈公博用颤抖的双手,艰难地在“死刑执行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是他最后一次签字了,真想不到写得如此难看。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工作人员照例询问陈公博,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需要完成吗?
不料陈公博提出,想要换身衣服,再跟陈璧君与褚民谊见上一面,同时将最后一封信写完。经过工作人员的同意后,陈公博体面地穿上了长衫与皮鞋,随后来到陈璧君与褚民谊的牢房,跟他们做最后的告别,当然了,身为大汉奸,陈公博也只是比他们早走一步而已,褚民谊等人很快都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别看此时的陈公博似乎镇定自若,实际上早已心乱如麻,怎么可能在如此复杂的心境下,认认真真地写完最后一封信,因此当他默不作声地抓起那支笔时,却怎么也落不下去,为了掩饰自己的怯弱与尴尬,他只得喃喃自语,没时间了,没时间了,不写了!
要知道工作人员给了他两个小时,足以写上两千字,怎么会没时间,难道他还想再写一份万言书?既然陈公博的心愿已了,那么是时候上路了,但是当工作人员将他押到刑场后,陈公博却突然提出新的要求,他很想用汪精卫赠送的钢笔,以及日本天皇奖励的旭日大绶章陪自己下葬。
很明显,他将这两件物品视若珍宝,总是随身携带,就连入狱也不例外,此时,这两件物品就放在他的床铺上。这说明了陈公博将追随汪精卫与效忠日本天皇,当做一件十分荣耀的事,以至于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不肯面对现实,更不愿用心忏悔。
面对这种死不悔改的大汉奸,跟他多说一句话都是浪费口舌,工作人员怒不可遏地直接拒绝。自知愿望落空的陈公博,只能退而求其次,转而哀求行刑人员打得准一点,尤其打得好看一些,不要让自己破相。在场的工作人员实在看不下去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随着一声令下,还在絮絮叨叨的陈公博,被行刑人员一枪毙命,彻底终结了他那罪恶的一生。纵观陈公博的一生,初期拥有一副千载难逢的好牌,可惜他搞不清形势,过于追逐名利,看起来在一次次的选择中步步高升,实则逐渐将自己推入深渊,直至积重难返。
历史一再证明,无论一个人的能力与眼界如何,唯有坚定不移地热爱自己的国家,才能为祖国的兴盛与民众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楷模,才有机会名垂青史。正因现在的太平生活,是由无数先辈流血牺牲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同时不忘陈公博这样的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