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反右运动期间,广东女孩凌宝儿的父亲被打倒并入狱,她冒险越境逃到香港谋生,身无依靠,后来,她嫁给了贫困的周驿尚,并育有两女一子,不久后,丈夫出轨,凌宝儿带着孩子们过着艰难的生活,作为广州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她希望孩子们未来有所成就,于是以《滕王阁序》中的“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为灵感,给儿子取名周星驰。 观众看周星驰的电影,从最初的捧腹大笑到后来地笑着流泪,或许正因为他的喜剧底下,也有着抹不去的个人生活印记,这很大程度正是源于他的母亲凌宝儿。 离婚独自抚养三个孩子的她打两份工维持生计,却坚持给孩子买体面衣服,带他们看电影。 那段著名的“扔鸡腿”往事,多年后周星驰才解释,是故意弄脏让节俭的母亲吃,这份深沉的爱包裹在贫穷的辛酸里。 母亲爱唱毛泽东诗词《蝶恋花》,也爱戏剧,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他,周星驰电影里的许多场景,都能找到童年生活的影子。 九龙穷人区木板房的拥挤、潮湿,甚至他本人极度害怕的蟑螂,都成了《功夫》里猪笼城寨的灵感。 他时常趴在窗边观察街坊邻里的市井生活,这些鲜活的底层样貌,后来都注入了他的喜剧创作。 1971年9岁的周星驰被母亲带去看李小龙的《唐山大兄》,内心激动不已,立志要成为功夫明星。 凌宝儿省吃俭用,竟真的给他在狭小的家里买了个沙袋,悬在餐桌上方,一家人吃饭时得缩着头,还要忍受他不时练拳打得沙子掉进碗里的调皮。 长大后电影成了他和过去和解的方式,他特意把探讨父子情的《长江七号》拍摄地选在父亲祖籍宁波。 费力找到旧宅,打电话告诉父亲,仿佛在弥补童年缺失的父爱,电影里父子同卧窄床的温情、床上抛接玩耍的欢乐,都是他对理想亲情的投射和追寻。 童年的匮乏动荡,塑造了他内向、缺乏安全感、追求完美的性格。他对金钱的执着源于“穷怕了”,在片场的严苛和不善交际也屡受非议。 如今年过六旬的他看上去更加平稳坦然,这份坦然背后,或许仍是一个在用一生治愈童年的“喜剧之王”,在喧嚣过后在孤独中慢慢和自己和解。
1957年反右运动期间,广东女孩凌宝儿的父亲被打倒并入狱,她冒险越境逃到香港谋生
任向前养护说
2025-04-09 17:25: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