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生,最不后悔的事就是带着玉刚回了北京。很多人都说我一个未婚大姑娘,带着个孩子回去,名声不好,以后找对象都难。可我觉得,名声哪有一个孩子的未来重要?这是我坚持要做的事,而且我从不认为自己做错了。 那是 1976 年 7 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侵袭了赵家沟村。雨水像断了线的珠子,疯狂地砸向地面。村里储存粮食的仓库在狂风暴雨的肆虐下,摇摇欲坠,仿佛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随时都可能倒下。赵砚田和其他村民们为了 “抢救” 仓库里那些来之不易、如同生命般珍贵的粮食,不顾自身安危,毅然决然地冲进了仓库。 我在家里焦急地踱步,望着窗外如墨般漆黑的天空和如注的大雨,心中像揣了只兔子,七上八下,充满了不安。突然,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传来,我的心猛地一紧,直觉告诉我,出事了。我顾不上拿伞,不顾一切地冲进雨中,朝着仓库的方向拼命跑去。 当我赶到时,只见那曾经熟悉的仓库已经轰然倒塌,变成了一堆废墟。赵砚田被无情地压在了下面。我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瘫倒在地。我声嘶力竭地呼喊着赵砚田的名字,泪水和雨水交织在一起,模糊了我的双眼。最终,赵砚田被村民们抬了出来,可是他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没有了一丝生命的迹象。 我哭得撕心裂肺,怎么也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看着年仅 4 岁、脸上满是惊恐的玉刚,我做出了一个决定:我要带着玉刚一起回北京。乡亲们得知后,纷纷前来劝说:“你一个未婚的大姑娘,带着一个孩子回去,这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以后你要是结婚,这孩子肯定是个拖累。” 我看着乡亲们,眼中满是坚定:“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可是玉刚已经失去了妈妈,现在又失去了爸爸,他还那么小,我不能不管他。名声什么的,我不在乎,我只知道,我不能让玉刚成为没人疼爱的孤儿。” 尽管乡亲们再三劝阻,我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决定。我收拾好行李,紧紧地抱着玉刚,踏上了回北京的路。一路上,玉刚像只受惊的小鸟,紧紧地依偎在我怀里,他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眼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我轻轻地拍着他的背,安慰道:“别怕,玉刚,妈妈会一直在你身边的。” 1976 年,我抱着 4 岁的玉刚终于回到了北京的家。当我出现在家门口时,母亲看到我怀里的孩子,顿时火冒三丈,怒目圆睁地吼道:“你知不知道廉耻!你一个未婚的姑娘,怎么抱着个孩子回来!” 我心中一阵委屈,眼中泛起了泪花,看着母亲,带着哭腔说道:“妈,您先别生气,听我解释。” 母亲却根本不听我的解释,气冲冲地转身走进了屋里。我无奈地叹了口气,抱着玉刚走进了家门。玉刚被母亲的态度吓到了,小脸煞白,紧紧地依偎在我怀里,小声地喊着:“妈妈,妈妈。” 吃过晚饭后,母亲的态度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她看着玉刚那可爱又可怜的模样,心中不禁一阵酸楚。她含泪抱起孩子,声音颤抖地说道:“可怜的孩子,以后外婆疼你。” 我和母亲对视一眼,眼中都充满了坚定。我向母亲缓缓解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母亲听后,也不禁为我的善良和担当所打动,眼中闪烁着泪花。 后来,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人,我们相爱并结了婚。丈夫也被我的故事所感动,他和我一起,共同养育着玉刚以及我们后来生下的两个孩子。 我对待三个孩子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在我们的悉心照料下,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着。一家人的生活虽然平凡,但却充满了幸福和温暖。 每当回忆起那段知青岁月,我心中总是感慨万千,我觉得自己的人生因为那段经历而变得更加有意义,也更加懂得了爱与担当的真谛。也许有人会觉得我当时的决定很傻,可我知道,那是我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事。而且事实也证明,我的生活并没有因为玉刚而变得糟糕,反而因为他的存在,变得更加完整和幸福。 回想起刚到赵家沟村的时候,那是 1969 年,北京城街头巷尾都张贴着 “上山下乡” 的标语,那充满激情的口号,如同熊熊烈火,点燃了无数年轻人心中的热血。18 岁的我,是一个充满朝气和梦想的北京姑娘,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下,毅然决然地报名,踏上了前往陕西延川赵家沟村的插队之路。 当我和知青王艳来到赵家沟村时,眼前的景象让我们大吃一惊。大西北,风沙漫天,狂风呼啸而过,卷起地上的沙石,连石头仿佛都能被吹跑。放眼望去,绿色的植被少得可怜,到处都是一片荒凉。我心中不禁一颤,我建设乡村的念头却更加坚定了。 我们被安排住在村民赵砚田家中。赵砚田和妻子玉兰是一对真诚善良的夫妻,看到我和王艳的到来,脸上立刻露出了朴实的笑容。玉兰热情地拉着我的手,说道:“大妹子,一路上累坏了吧,快进屋歇歇。” 赵砚田则默默地帮我们把行李搬进屋里。 在日常生活中,赵砚田夫妇对我二人十分友好。每次有了一点好吃的,玉兰总是舍不得自己吃,第一时间就喊我和王艳来一起分享。 劳作的时候,赵砚田总是耐心地给我讲解干农活的技巧,手把手地教我如何使用那些陌生的农耕工具。我看着赵砚田粗糙却有力的双手,心中充满了感激。 “砚田哥,这锄头怎么用着这么不顺手啊。” 我皱着眉头,有些吃力地挥舞着锄头。 赵砚田笑着接过锄头,示范起来:“大妹子,你看,要用巧劲,像我这样,先把土松一松,然后再锄草。” 我认真地学着,不一会儿,额头上就冒出了汗珠。玉兰在一旁看着,心疼地说:“大妹子,累了就歇会儿,别太拼命了。” 在赵砚田夫妇的帮助和关心下,我感受到了来自异乡的温暖。渐渐地,几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好,玉兰一口一个大妹子地叫着,我则亲切地喊着玉兰姐、砚田哥,这个小小的山村,仿佛成了我的第二个家。 在与赵砚田夫妇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偶然得知了他们心中的苦恼。原来,玉兰和赵砚田结婚已经有几年了,可是却一直没有孩子。 不是他们不想要,而是无论怎么努力,玉兰的肚子始终没有动静。看着村里其他人家的孩子活泼可爱,赵砚田夫妇的心中充满了羡慕和无奈。 我得知后,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我常常安慰玉兰:“玉兰姐,别着急,你们还年轻,身体又没啥大问题,放宽心,孩子迟早会来的。” 玉兰听了,总是勉强地笑一笑,眼中却依然流露出一丝忧虑。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间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终于,玉兰迎来了好消息 —— 她怀孕了!赵砚田和玉兰高兴得合不拢嘴,整个家里都洋溢着喜悦的气氛。我也为他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我每天都盼着孩子的出生,想象着那个小生命的模样。 十月怀胎,终于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命运却对这个家庭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玉兰在生产过程中遭遇了难产,尽管村里的接生婆想尽了办法,还是没能挽回玉兰的生命。 玉兰生下孩子后,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赵砚田握着玉兰的手,哭得撕心裂肺,他怎么也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甚至一度想要跟着玉兰一起走。 我的眼睛哭得红肿,我强忍着悲痛,在一旁安慰赵砚田:“砚田哥,你可不能这样,你还有孩子啊,你得好好照顾他,这也是玉兰姐的心愿。” 赵砚田看着襁褓中幼小的、哭闹着的孩子,泪水不停地流淌。最终,他还是强打起精神,决定好好活下去,为了孩子。 可是,赵砚田一个大男人,照顾孩子实在是手忙脚乱。看着他疲惫的身影和孩子无辜的眼神,我毫不犹豫地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的重担。 我每天细心地照顾着孩子的饮食起居,给他喂奶、换尿布,哄他入睡。孩子一天天长大,我对他的感情也越来越深,我把这个孩子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疼爱。 时光匆匆,转眼间孩子已经 4 岁了,我给他取名叫玉刚。玉刚长得虎头虎脑,十分可爱,他每天都围绕在我身边,甜甜地喊着 “妈妈”。我看着玉刚天真无邪的笑容,心中充满了幸福。 有人说我当时留在村里照顾玉刚是一时冲动,可我在照顾玉刚的这几年里,从未有过一丝后悔。而且从玉刚的成长和我们之间的感情来看,我的选择是对的。 如今,虽然那段艰苦的岁月已经过去,但它却像一颗闪耀的星星,永远照亮着我的人生道路,让我明白,爱和担当,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
1992年,北京一12岁的男孩见家里柜子没锁,便打开柜子,拿了5毛钱,准备去买冰
【2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