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刷不到系列,在这一代结束吧
我是郑东海
2025-04-09 16:50:52
平常聊起抑郁症,目光老是盯着病症本身,却常常忽略了孩子抑郁情绪背后那些深层次的原因。
好多时候,当父母的可能都没意识到,自己不经意间的行为,正一步步把孩子往抑郁症的边缘推,这主要就是因为家里那股子低气压造成的。
一、情感勒索型家庭
有些家长,张嘴闭嘴就是 “孝道”“感恩”,拿这些道德大帽子对孩子进行情感绑架。比如说 “我们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你就得听我们的”,这话一出口,孩子心里就像压了块大石头,沉甸甸的。
父母整天在耳边念叨养育之恩,强调家庭责任,最后只能无奈妥协。不认同,觉得对不起父母,可又没办法改变现状,慢慢地,抑郁情绪就冒出来了。
二、打压式教育
那些奉行打压式教育的家长,好像永远都看不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对孩子做的事、取得的成绩,总是鸡蛋里挑骨头。
小苏每次满心欢喜地拿着自己画的画给爸妈看,得到的回应永远都是 “这画得不行啊,线条不直,颜色搭配也乱糟糟的”。时间长了,小苏对画画的热情全被浇灭了,干啥都畏畏缩缩,不敢尝试新东西,就怕又被父母批评。
在学校里,他也变得内向、自卑,活动都不敢主动参加。长期处在这种压抑的心理状态下,小苏渐渐出现了抑郁症状,对生活也没了热情。
三、病态式攀比
还有些家长,攀比心特别重,老是拿自家孩子的短处去跟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比。小齐的父母,看到邻居家孩子奥数竞赛拿了奖,就不管小齐在文学方面有天赋,非得逼着他去上各种数学辅导班。
每次考试成绩出来,父母就唉声叹气,嫌小齐不够聪明、不够努力。小齐为了让父母满意,拼命学数学,可不管怎么努力,都得不到认可,心里全是焦虑和沮丧。
这种过度攀比,不仅让小齐对自己擅长的领域没了自信,还在一次次的挫败中,掉进了抑郁的坑里。
四、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可是对孩子伤害最直接、最残忍的方式了。不管是动手打骂,还是言语辱骂,都会在孩子心里留下一辈子都抹不掉的伤痕。
家长脾气特别暴躁,只要犯点错,就会被一顿打骂。长期生活在这样充满暴力的环境里,容易变得胆小怕事,晚上经常做噩梦,在学校里要么攻击性特别强,要么就特别退缩。对未来充满恐惧,觉得自己啥都不是,抑郁情绪就像影子一样,一直跟着他。
五、认知固化型家庭
有些父母观念特别陈旧,思想僵化,根本理解不了孩子的新想法、新行为。父母逼着放弃自己的兴趣,去干那些他们觉得 “有前途” 的事。孩子的内心需求得不到满足,自我价值实现不了,心里的压抑和痛苦越来越深,最后也陷入了抑郁的深渊。抑郁 家庭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