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5钢盔下无懦夫,德械师(五)
范弗里特的饭量
2025-04-09 15:03:12
第一批入选的师有第2师(师长黄杰)、第11师(师长黄维)、第14师(师长霍揆彰)、第25师(师长关麟征)、第36师(师长宋希濂)、第57师(师长阮肇昌)、
第67师(师长李树森)和第87师(王敬久),以上总计8个师。在这8个师中,第11师、第14师、第67师属陈诚的土木系,第36师和第87师出自国民政府警卫军系统,第2师和第25师源自黄埔军校教导团,
这7个师都是中央军嫡系中的嫡系,而第57师则是孙传芳五省联军的余脉,因师长阮肇昌向陈诚“靠拢”而得以成为第一支入选的杂牌军。
1935年10月,第二批10个师挑选完成,虽然第一批和第二批总计20个部队已经根据德国军事顾问的要求开始整编和接受新的训练,但实际的武器换装仅有第一批10个部队的轻武器,而且因数量不足,而没能完全更换完毕。至于重武器以及第二批10个部队的所需装备,因无存货,只能先行根据编制要求整编部队。
为了加快调整师的调整进程,国民政府派往德国的代表团于1936年5月续下订单,其中用于步兵部队的装备计有22万顶德式M35钢盔、步枪子弹1亿3000万发(其中3000万发钢芯弹),子弹盒600万套、马克沁重机枪1131挺、高射机枪120挺、37mm战防炮224门、战防炮炮弹124000发。
1937年3月又续订了马克沁重机枪900挺、手枪30000把、手枪子弹1200万发、37战防炮124门、战防炮炮弹50000发、le.IG18型75mm步兵炮60门。这些订单大部分都在抗战全面爆发前夕到货并拨给调整师各部,但也有因故而无法运抵的事例。
根据计划,1936年有两批计20个部队接受调整,但由于陈济棠和李宗仁于联合发起“两广事变”,导致国民政府不得不调兵南下平变。事变平息后,张学良、杨虎城又在12月联合发起“西安事变”,部队又都纷纷北调。这么一来,1936年度的“调整”计划被迫全部中止,甚至连陆军整理处也被裁撤。(待续)
0
阅读:6